事实上,视觉艺术家对语言的探索在1980年以后获得重视。诸如,符号学、语言学的概念被广泛运用于视觉文化分析上。从哲学的角度如何看到语言的意义,则是将语言学作为一种现象去加以分析。在结构主义看来,语言本身就是一个结构,而意义存在于(或产出于)作为一个系统的语言中。也就是说意义的产生并不是符号本身,而是符号...
图书 > 艺术 > 艺术理论与评论 > 文轩 > 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 文轩网旗舰店 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 [美]简.罗伯森著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
作者:(美)简·罗伯森,克雷格·迈克丹尼尔|主编:范景中|译者:匡骁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05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50.00 定价 ¥179.00 配送至 北京 至北京市东城区 服务 由“书之岸图书专营店”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聚焦于过去30年间反复出现的七大重要主题:身份、身体、时间、场所、语言、科学与精神性。第一章提供了对该阶段世界当代艺术的一个简明的概括,分析了五种关键性的变化(新媒介的兴起、对多样性的日益关注、全球化、理论的影响以及与日常视觉文化的互动)如何导致了艺术世界边界的...
美国艺术家莱尔·阿什顿·哈里斯(Lyle Ashton Harris)在过去20年中使用自拍摄影来考察因种族、性取向和性别问题而愈加复杂的身份观念。作为一位黑人男同性恋,哈里斯用戏服、化妆、动作和姿势对各种简单化的二元标准进行解构和嘲笑:男性和女性、同性恋和异性恋、白人和黑人。在一些自拍照片中,他采用了包括芭蕾舞演员和超...
在艺术世界里,人并不仅仅是达尔文眼里的生物体,我们带着不同的标签,行走在艺术家的眼前,抑或是顶着不同的光环成了不同的艺术家。我认同我自己,在当下看来是一件极难的事情,这关乎自我认知与公众认知的完美契合。再特立独行的人,也需要获得认同感,哪怕只有那少数的几个人,能够听你发声、替你喝彩、为你伤心,...
京东为您提供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简介,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读后感,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经典语录书评、书摘、目录等信息,为您
《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作者简?罗伯森、克雷格?迈克丹尼尔),聚焦于过去30年间反复出现的七大重要王题:身份、身体、时间、场所、语言、科学与精神性。第一章 提供了对该阶段世界当代艺术的个简明的概括,分析了五种关键性的变化(新蜾介的兴起、对多样性的日益关注、全球化、理论的影响以及与日常...
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 《12平方米》 (1994) /articles.cfm/Made-in-China-3963 張洹(Zhang Huan) 《65公斤》 (1994) /2008/12/28/198/ 《我的紐約(工人) 》2002 /2008/12/28/198/ /watch?v=KQTRI_eXo8M 藝術家檔案 瑞妮.考克斯 (Renée Cox) 1960生於牙買加,在紐約長大。 她先是做...
本书出版于2013年,距今10多年,两位作者简•罗伯森(Jean Robertson)与克雷格•迈克丹尼尔(Craig McDaniel),都是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普杜大学印第安那波利斯分校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作者的视野广阔,这在于“全球化”确实霸占了80年代后的艺术和艺术史,当然作者的视野还是聚焦于最一线的各国艺术明星们,在中国便是蔡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