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是保持融通并相互支持的关系,共同为数字时代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权益保护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提供基础法制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国家安全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是数据领域的基...
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是保持融通并相互支持的关系,共同为数字时代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权益保护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提供基础法制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国家安全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
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涉及到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议:1.使用强密码。使用复杂、难猜测的密码,避免使用出生日期、电话号码等容易被猜测的信息作为密码。2.定期更新软件。定期更新计算机和移动设备上的软件和操作系统,以保持其安全性。3.备份数据。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和文件,以防止数据丢失...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网络安全相关企业16.3万家;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8.9万家,增速达130.07%;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山东以及江苏三地的网络...
统筹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规划设计,避免重复投资和分散建设。健全完善网络安全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协调,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层层压实各级责任,全面提升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效能。全面落实《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密码法》等法律法规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及以上网络、...
要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这是自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再次对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强调。“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已经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强调,“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是国家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倡议指出,要履行主体责任,加强自我约束,促进行业自律,加快数字法治体系建设,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倡议强调,要加强网络诚信体系建设,筑牢社会诚信根基,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多管齐下铲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生存土壤。 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倡议提出,要践行家庭伦理、职业伦...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5日在京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这是自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再次对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强调。 “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已经被列为2022年重点工作之一。我们正在全面进入数字中国时代,数据已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和关键性生产要素,一旦遭泄漏,将对国家安全和产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预估的危害。数据安全关系个人安全。一旦大量涉及个人身份、家庭、经济状况、兴趣爱好等...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网络与信息安全行业的发展,比如江苏省发布的《省政府关于加快统筹推进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的实施意见》依法加强数据安全防护,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密码应用管理等制度。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网络和数据安全信息共享、风险研判、应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