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R-CHOP方案问世以来,针对新确诊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治疗策略经历了诸多创新与尝试,旨在进一步优化一线治疗方案。这些努力包括调整利妥昔单抗的给药时间与剂量,探索奥妥珠单抗作为利妥昔单抗的替代选项,在R-CHOP基础上增加依托泊苷形成R-CHOEP方案,以及采用如剂量调整EPOCH-R等不同的输注策略。在...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第一次突破:R-CHOP方案 #淋巴瘤 #肿瘤 #医学科普 #健康咨询 #硬核健康 - 肿瘤科医生刘杰于20240504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4.8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治疗结束时 R-CHOP-X 组和 R-CHOP 组的 CR 率 (CRR) 分别为88%(56/64) 和66%(42/64)(p=0.003),达到预先规定的主要终点。分子分型方面,R-CHOP-X组的 MCD 样、BN2样、N1样、EZB样、TP53mut和 NOS 的 CRR 分别为85...
在LNH03-6B研究的10年随访中,ITT人群的10年PFS率为40.4%(95%CI,35.9-44.9),10年OS率为49.8%(95%CI,45.1-54.3),R-CHOP21和R-CHOP14组的生存结局相似,R-CHOP方案治疗老年DLBCL患者的生存获益持续存在,但疾病复发或进展导致了...
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主要是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术后要进行化疗治疗,化疗方案临床上最常用的就是R-CHOP方案,药物主要是美罗华、阿霉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
Phoenix(凤凰)研究,是一项双盲I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ibrutinib联合R-CHOP方案在初治非GCB DLBCL患者中的疗效,研究结果于2019年3月正式发表在JCO杂志 [3]。患者按1:1随机分为两组,ibrutinib联合R-CHOP组和安慰剂联合R-CHOP组。主要终点包括ITT人群和ABC亚型人群的无事件生存(EFS);次要终点包括PFS、OS和安全性。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最常见亚型,占所有NHL病例的30%–40%。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是DLBCL的标准治疗方案,但仍有部分DLBCL患者会进展为复发难治性疾 无极血康中医医院提醒您--治疗血液病选中医药疗效持久!!
也就是说在精确的基因分型指导下,在R-CHOP 基础上联合新药,有望在一线治疗中进一步提高疗效。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异质性非常强的淋巴瘤亚型。患者初诊时,无论采用传统的免疫化疗,还是将来基于更加精确的分型和预后的分层治疗,都要结合既往的IPI积分以及更多的生物学特性。其实在免疫化疗中,增强的免疫化疗并没有...
病情分析: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包括R-CHOP、DHAP、ESHAP等多种化疗方案。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首选治疗方案是R-CHOP方案,如果免疫组化发现CD20阳性,则采用R-CHOP方案,该病早期化疗周期为4~6周期,晚期化疗周期为6~8周期。同时,对于那些分期较早预后较好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可根据肿瘤分期情况,结合...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血液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15万新发病例,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30%左右。患者通常表现为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和/或淋巴结外病变,一经诊断需要尽早治疗。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III期或IV期,60%左右的早期患者可通过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