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早在1986年就首次提出了DIC的诊断标准,2012年修订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在全国各家医疗机构广泛应用,推进了DIC临床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不能精确定量等缺陷。近年来欧美和日本专家相继制订出多指标的DIC积分诊断系统,包括: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标准(ISTH)、日本卫生福利部标准(JMHW)、...
DIC评分系统兼顾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动态变化,具有显著的诊断效能,因此对于产科DIC的早诊早治具有重要意义。本共识参考2017年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发表的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Chinese DIC scoring system,CDSS)[9],制定产科弥散...
CDSS评分11分确诊DIC。 注:非恶性血液病:每日计分1次,≥7分时可诊断为DIC;恶性血液病:临床表现第一项不参与 评分,每日计分1次,≥6分时可诊断为DIC。 DIC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众多疾病复杂病理过程中的中间环节,积极治疗原发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我如何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许多疾病基础上,致病因素损伤微血管体系,导致凝血活化,全身微血管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以出血及微循环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在DIC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到凝血、抗凝、纤溶等多个系统,...
2017年5月14日,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制定了最新版《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国专家共识》,诊治要点如下: DIC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由体内凝血酶生成的增强。促发的因素包括组织因子表达增加、天然抗凝系统机能低下、纤溶的失调和阴离子磷脂可利用性增加等。
在DIC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到凝血、抗凝、纤溶等多个系统,临床表现也多样化,容易与其他引起出凝血异常疾病相混淆,因此DIC的诊断仍然是一项需要丰富专业经验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二、临床表现DIC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众多疾病复杂病理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其主要基础疾病或诱因包括:严重感染、恶性肿瘤、...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疗现状:ISTH/SSC最新共识解读 其凝血紊乱可源于微血管损伤亦可导致微血管损伤,严重情况下可致使器官功能衰竭[1].2012年,DIC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在上述定义基础上融入了"微血管体系损伤"的概念... 阮晓岚,李胜,孟详喻,...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被引量: 13发表: 2015年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年版) 一,概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在许多疾病基础上,致病因素损伤微血管体系,导致凝血活化,全身微血管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 - 《中华血液学杂志》 被引量: 62发表: 2012年 ...
一、为何建立诊断积分系统 中国早在1986年就首次提出了DIC的诊断标准;第八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2001年,武汉)修订的DIC诊断标准通过10年的实践,证实了其临床价值;2012年,中国专家参考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目前广泛应用的中国DIC诊治专家共识,但上述这些标准都存在不能精确量化的缺陷,造成DIC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