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应该是最早的隐逸词了。作者张志和,字子同,号玄真子,他原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作龟龄。父亲张游不置产业,一心好道,所以给儿子起的名字也受了影响,两个儿子分别叫鹤龄、龟龄。龟和鹤都是寿命很长的圣物,带有吉...
渔歌子【唐】张志和唐朝婺州,也就是今天的浙江金华有一人叫张龟龄,他从小就聪明伶俐,三岁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时,就考中了进士,随后又向朝廷建言献策,引起皇帝的重视。二十一岁时,因才能出众,唐肃宗李亨亲自为他赐名志和,字子同。他就...
据《词林纪事》记载,张志和曾因船破旧而求助于湖州剌史颜真卿,请求更换船只,并作《渔歌子》。另一种说法是,张志和的哥哥张松龄曾写《渔父》劝他回官场,但他无意于此,于是作《渔歌子》回应。🎣 其一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释义: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高飞,桃花盛开,水中...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西塞山:浙江湖州。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
《渔歌子》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全词的意思: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简析: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这两句里,出现了...
01诗词背景诗人简介:张志和年轻时曾在朝廷做官,因得罪权贵而被贬官,他自此看破红尘,浪迹江湖,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一天,张志和乘舟去拜访在湖州做刺史的颜真卿。当时正值暮春时节,桃花盛开,清波荡漾,鳜鱼肥美,张志和被眼前的美景打动,于是挥笔创作了五首词,这首《渔歌子》...
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
张志和,字子同,号玄真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道士和画家。他生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逝于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一生跨越了唐朝的中后期。张志和早年曾入朝为官,后因仕途不顺,转而隐居江湖,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渔歌子》正是张志和隐居期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在隐居的日子里,他...
渔歌子 张志和表达诗人怎样感情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构思也很巧妙,意境优美,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此词在秀丽...
张志和的词保存下来的只有《渔歌子》(原题叫《渔父》)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平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远远望去,它的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