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胡适在《教育家张伯苓》一文中所说,张伯苓与严修的结识与合作,这是一件美满的事件。张伯苓也说,个人真万幸,在严先生指导下做事。 那么,张伯苓到底敬仰、钦佩严范孙什么东西呢? 我曾经专门查阅过从1929年3月14日严范孙逝世到1950年...
民国二十四年,也就是1945年9月7日,张伯苓主持了抗战胜利后第一次中华体育协进会常务理事会议,会议一致同意邀请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在中国举行,当然办没办成那是另外的话题。张伯苓最应该被国人记住的功绩恐怕就要数创建南开大学了,这件大事还与一位津门十大名人排名第二的严范孙先生有关。严范孙 张伯苓的教育生...
1925年南开大学实行“土货化”时,他力排众议,积极支持张伯苓发展应用学科,与国立大学和教会大学错位发展。 张伯苓也得益于严修的提携与培养。为了办好南开,严修先后两次与张伯苓出国考察。一次是1904年访日,其实两年前严修已访问过一次日本,这次与张伯苓一同前往,主要是让张伯苓实地考察日本的办学经验;另一次是1918年...
遇国帜三易,创始校长张伯苓和校父严范孙秉“教育救国”理想而创办南开;遭炮火损毁,“南开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南开与北大、清华南迁合组“西南联合大学”。南开的历史,就是一部爱国、救国、报国的宏大史诗。 @战火中的青春官微 #战火中的青春#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然硝烟四起,廿十基业毁于一旦。
严修(1860.4.2-1929.3.14)与 张伯苓(1876.4.5-1951.2.23) 张伯苓(1876~1951),字寿春,天津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大公报》社评称“张伯苓校长是中国教育界伟大人格之一”。严范孙(1860~1929),名修,天津人。变革趋新的社会革新家、教育家。《大公报》社评称...
上回说到教育家张伯苓,其实南开大学校父严修(范孙)更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谈起南开人们只知张伯苓而不知严修,实在是天大的误解,也足见严修办学的纯粹。 严修首先是一个很不错的教育官员,曾任贵州、直隶两省教育行政长官和学部侍郎(相当于教育部副部长)。任职贵州4年间,出了清朝200多年间的唯一状元;主管...
严范孙 张伯苓的教育生涯是从受聘于严范孙的家馆开始的。严范孙主张变革封建教育,开办新式学堂。严、张二人思想主张一致,对教育救国、培育新人同样热心。 光绪三十年,也就是1904年,他们在天津共同创办了“私立中学堂”,就是南开学校的前身。 在南开中学的基础上,张伯苓、严范孙决心创办大学。上世纪10年代中期,他们...
项因为他四处宣扬而上了美国报刊是强加因果项原文说将爱国热情同教育救国的理念融为一体这是南开学校人格教育中一个极为闪光的特色项范围扩大张伯苓酷爱听戏但为了教育学生不浪费学习时间和防止学生沾染不良习气他从不进天津戏院听戏第一自然段作用一般从内容结构两者思考有
办学之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严修创办的“严氏家塾”,这是天津市南开中学最早前身。1904年10月17日,津市南开中学由著名爱国教育家严范孙(亦名严修)和张伯苓创办,成为南开系列学校(现有一所大学、三所中学)的发源地。1907年,迁到新校址,改称私立南开中学堂。1912年,改名为私立南开学校。
话剧的开创者张伯苓和严范孙共同演出的第一个话剧是《学非所用》参考资料:天津还是多种文艺形式的发源地,评剧、津派梆子、天津时调、天津快板是它们的代表。话剧的开创者张伯苓和严范孙共同演出的第一个话剧《学非所用》,曹禺的《雷雨》首次在天津公演,均引起一时轰动。天津是全国最活跃的京剧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