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196年)九月,曹操迎献帝入许都后,根据领土的不同发展程度,将其分成了三大部分,分别治理发展。由于洛阳一带遭受董卓的破坏严重,百废待兴而受到的威胁小。曹操任命夏侯惇为河南尹,恢复发展洛阳一带。(《三国志·夏侯惇传》)兖州是曹操的崛起之地,已有了几年的发展基础,现在曹操的重心放在了豫州,...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对“建安”这个年号一点都不陌生,汉献帝这个年号从公元196年一直用到公元220年,曹操死后,曹丕就篡汉称帝了,建安这个年号也就终止了。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也发生了一件小事。大事就是汉献帝从长安回到了洛阳,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自此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小事就是曹操采...
献帝东迁许昌之时,朝廷虽经严重摧毁,但仍有部分汉朝官员随汉献帝东迁活了下来。建安元年,确实是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这些随献帝东迁的汉官,在不久之后,或病卒,或被诛,或罢免,一个旧时代即将画上句号。上公: 大司马:张杨 《三国志·张杨传》:建安元年,杨奉、董承、韩暹挟天子还旧京,粮乏。杨以粮迎道路,遂...
建安元年是公元196年。这一年,汉献帝刘协受制于兖州牧曹操,迁都许县,拜曹操为司空。同时,曹操在这一年也开始向外扩展势力,攻下了许(今河南许昌),并与众谋士商定迎接献帝。此外,还有其他的历史事件也发生在这一年,如袁术进攻徐州、刘备被吕布攻破小沛等。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220年. 中国古代这种年代的计算都是以皇帝的在位来算的.例如问题中的建安,就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那么只要查询汉献帝的在位时间就可以计算出他的各种时间.比如建安7年那么就是196+7=公元203年. 所以建安元年就是公元196年 分析总结。 那么只要查询汉献帝的在位时间就可以...
建安元年八月,曹操在许,准备迎接汉献帝。众人认为崤山以东的地区还没有平定,不能马上制服。荀彧说:“将军首先倡议义兵讨伐叛逆,只是因为崤山以东的地区诸将混战,来不及远行迎接天子。现在忠义之士有保全汉室的思想,百姓也有怀念过去的悲哀。在这个时候迎接天子,顺从民众的愿望。”曹操于是派扬武中郎将曹洪率军西进,去...
《建安元年》正文 第一章雨夜袭营 第二章风起丹阳 第三章书到用时方恨少 第四章雏形 第五章一个好人 第六章磨刀霍霍 第七章言传身教 第八章多智近妖我亮哥 第九章就这么巧你们信不信 第十章各自的战斗 第十一章做得多不如喊的响 第十二章赌徒与智者 第十三章朴实仁义我淇哥 第十四章开宗明义 第十...
眼见为食最新著作《建安元年》是一本深受大家喜欢的小说,本站也为你提供建安元年最新章节,建安元年全文阅读,建安元年TXT下载,建安元年无弹窗。
建安元年,虽天下大乱,然英雄辈出,豪杰并起。曹操以其智勇,逐鹿中原,终成一代枭雄。此岁之事,虽乱世之乱,然亦英雄之盛,后世传颂,永垂不朽。 译文: 建安元年,汉朝的衰亡,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董卓之乱。这一年,各路英雄争霸,天下大乱,民生凋敝,国势日益衰落。现在将其事翻译出来,以记载其兴衰。 当时正是汉末,汉...
“解决了北方的饥荒问题”与材料中“建安元年(196年)”北方混乱的形势不符,故A项错误;曹操下令屯田,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是为了解决军粮问题而非“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故B项错误;开荒屯田没有涉及农业技术的革新,故C项错误;曹操组织屯田使“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实力增强,有利于推进北方的统一,故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