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浮沉,六字遗言 和朱德结婚后,康桂秀改名为康克清,因为她觉得这个名字,克勤克俭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这是她为自己订下的人生信条。1935年,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被迫开始长征,作为军长的朱德要走在最前头,指挥队伍。而康克清作为机要工作人员,只能走在后面。当时,组织上给中央领导配备了担架和马,但是康克清没...
1989年,康克清在西安的一张珍贵合影。康克清虽然一生没有自己的孩子,但她非常喜欢孩子,不仅把朱德的孩子当成亲生孩子一样对待,对全国的小朋友她也很喜爱,每次见到小朋友,康克清都非常开心。康克清晚年 1991年,康克清在医院与友人的罕见合影。此时的康克清已经是80岁的老人,因病住院,好友前来探望,康克清与他们热...
抵达延安后,康克清同志进入抗大和中央党校学习。随后,她担任了路不均总司令部的组织股长、政治处主任等要职。新中国成立后,她也继续工作,为人民的生活和新中国的发展而努力。1972年,当已经65岁的海伦女士再度见到康克清同志时,她发现这位女同志的体格依旧健壮,十分精神。后来,她再回忆起这位革命老友时,她满怀...
图|朱德和康克清在山西晋东南1929年3月,18岁的康克清嫁给了43岁的朱德,结婚当天,毛泽东专门来庆祝,陈毅也过来捧场,这门婚事就这样成了。既是朱德的妻子,也是朱德的警卫康克清在红军队伍中被称为女中豪杰,因为康克清是出了名的神枪手。《雪山草地行军记》中就曾记录了康克清在长征中的场景:康克清是战士、优...
1992年4月22日,康克清同志因病离世,享年81岁。她临终前留下的六个字,让人动容。这几个字虽简单,却概括了她一生的辛劳与奉献。康克清同志一生无私奉献,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贫苦渔家到红军女战士 那年秋天,江西省万安县罗塘湾的一个贫苦渔家迎来了新生命,康桂秀,...
1976年,朱德元帅病逝,至1992年,已过去十六载岁月,康克清这是第一次未能亲自去扫墓。1992年4月22日,距离清明节刚过去了两个多星期后,康克清永远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康克清对儿孙们说道:“你们一定要好好报效国家,千万不能做贪污腐败的事情;我这一生值得了,什么都不要。”回首往昔,康克清从名震敌军的红军...
左一康克清,好女战友们 长征结束后,康克清才在延安度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生活。然而,这段平静的时间并不长。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日军全面侵华。7月14日,中共再次向国民党呼吁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并表示愿意在共同抗日的基础上,把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之后,朱德告诉康克清:“克清,我已报请党...
康克清:一位为革命倾尽一生的伟大女性她的一生并不轰轰烈烈,却在每一个细节中都展现出她的伟大。康克清,这位18岁成为朱老总妻子的女性,在她的一生中兢兢业业,不断帮助朱老总照顾前妻的孩子,她的奉献精神让人十分敬佩。康克清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幸得家人的送养才得以生存。在一个有钱人家做童养媳之后,她...
康克清的成长与加入红军 康克清,1911年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困难,她被送去做童养媳。与其他童养媳不同的是,康克清得到了童养媳家庭的关怀和对待如亲生女儿一般。1925年,红色工农运动兴起,康克清目睹了工农红军的英勇事迹,同时对封建习俗感到厌恶。她与好友商量后决定加入红军,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928年,康克清跟随红军上了井冈山,她也是在这里认识了朱德。18岁成为朱德夫人,与司令相守47载 两人是经人介绍才认识的,当时的朱德已经是军长了,但康克清却是一个刚参加红军,还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村妇女。这让她非常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朱德,便婉拒了。朱德在得知康克清的顾虑以后,主动找到了她,并坦诚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