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是营业收入扣除成本、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后的剩余。它是会计利润,根据会计准则通过会计核算得出。 二、纳税调增额与纳税调减额 纳税调增额和纳税调减额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根据税法规定对利润总额进行调整的结果。纳税调增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企业需要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增加的...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增项目-纳税调减项目=9 900+[(150-1 000×14%)+60]=9 970(万元)。企业在计算利润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时,已经扣除了相应的税收滞纳金,但是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所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要调增;而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职工福利费最多为1 000×14%=140(万元),但在计算利润总额...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需按照税法规定对会计利润进行必要的调整,这主要涉及纳税调增和纳税调减项目。一、纳税调增项目 纳税调增项目是指会计处理中未确认为收入或费用,但按照税法规定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
这两个等式是正确的。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2B纳税调增—纳税调减”这个等式是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
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首先来区分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会计利润是根据...
具体来说,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其中,会计利润总额是指企业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需要对会计利润总额进行调整的项目金额,包括调增项目和调减项目。 关于调增项目和调减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调增项目:如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保险费、借款...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滞纳金5 会计法下已记得当期损益—5 税法下不允许扣除0 故调增+5(5000—3500—612—60+10—30+5)*25%=203.25
年终应纳税所得额是财务会计报告期(本年度)内利润总额+纳税调增-纳税调减,这个金额就是本年度应纳...
其为间接法计算,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予以调整的金额;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