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砍削木料,使木料变小了,“小”是客观结果,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小。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主管营建的官得到了大的木料,大王就高兴,认为他们胜任自己的工作;如果木工将木料砍小了,大王就会生气,认为他们不胜任自己的工作。 结果一 题目 ②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第九节 作者:聚优佚名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斲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
工师得到了大木料,王就高兴,认为他能够尽到他的责任。如果木匠把木料砍小了,王就会发怒,认为他承担不了这个责任。可见专门技术是很需要的。有些人,从小学习一门专业,长大了便想运用实行。可是王却对他说:‘把你所学的暂时放下,听从我的话吧!’这又怎么行呢?假定王有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虽然它价值很高,...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这句话出自《孟子》中的一段故事,其中的“得”和“斫”都是词类活用的情况。 我们来看“得”这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得”是一个动词,表示获得、得到的意思。在这里,由于后面跟了一个名词“大木”,所以“得”就由动词活用为了名词,意思是“得到大木”。 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斲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
英语翻译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汝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汝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之雕琢玉哉?” 相...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
请为下列古文加注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相关知识点: ...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