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孟昶亲撰的《颁令箴》,“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舆是功,军国是资。朕之爵赏,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翻译:小民容易被虐待,但上天不可被欺骗。田赋收入是国家的切身要事,是军队和国家的依靠。我的赏罚,决不会拖延。你们的俸禄,都是民...
据后蜀孟昶撰的《官箴》载,宋太宗表出四句十六字“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赐郡国以戒官吏的训言,颁令黄庭坚书御制《戒石铭》。到明太祖时,命立石于府、州、县治堂前甬道,让时时在目,不敢相忘。俗谚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在徽州历史上,不但有像南宋时候,勤政爱民、...
据后蜀孟昶撰的《官箴》载,宋太宗表出四句十六字“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赐郡国以戒官吏的训言,颁令黄庭坚书御制《戒石铭》。到明太祖时,命立石于府、州、县治堂前甬道,让时时在目,不敢相忘。俗谚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
答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政府用戒石碑时刻提醒地方官员“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易虐,上天难欺”,强调不可虐民、欺民,其作用在于,警示官吏奉公守法,借助道德约束吏治,说法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有效杜绝贪赃枉法的说法太过绝对,戒石碑并不能保障监察的严密有效,说法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
下图是黄庭坚书写的《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十六字戒言源出于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曾撰《戒谕辞》,宋太祖赵匡胤总结前朝兴衰得失教训,认真研选,从中挑
每天学点国学: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原典】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宋 赵匡胤《戒石铭》)【注译】奔而:你。全句译意为: 你的俸禄,是人民的血汗。 下面的人民你可以残暴他们,但是上天你却欺负不了。【品读】五代时后蜀之主孟昶曾作 《令箴》 颁行于境内,以警戒其统治下的各级...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16个字就是《戒石铭》,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颁示天下,至南宋绍兴二年(1132)高宗又把诗人黄庭坚书写的这一祖训,颁于各府州县刻石立于大堂前。明太祖朱元璋进一步明令立于甬道中,并建亭保护,故有“戒石亭”之称。清人后因出入不便,改为牌坊,称为“戒石坊”,...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孟昶亲撰的《颁令箴》,“下民易虐...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16个字就是《戒石铭》,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颁示天下,至南宋绍兴二年(1132)高宗又把诗人黄庭坚书写的这一祖训,颁于各府州县刻石立于大堂前。明太祖朱元璋进一步明令立于甬道中,并建亭保护,故有“戒石亭”之称。清人后因出入不便,改为牌坊,称为“戒石坊”...
宋太宗赵光义曾颁布《戒石铭》,全文仅四句,短短十六个字:“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戒石铭》原出自五代蜀主孟昶的《官箴》,共有24句96个字,宋太宗删繁就简,摘取其中的四句,以《戒石铭》的名称颁于州县,并敕令勘石立于各衙署大堂前。当各州主县令坐堂理事时,即可见此十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