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启超之后的一个世纪里,在我们称之为“现代中国”的这个话语空间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青春论述:自清末至五四,从民国到共和国,当知识界不断建立和翻新关于“现代”的知识与信念,展开对“中国”的想象与重构,“青春”在中国的政治与文化表述中便...
读宋明炜《少年中国》 文|王 璞 一 《少年中国:国族青春重塑与成长小说(1900-1959)》(Young China: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the Bildungsroman, 1900-1959, 哈佛大学二〇一五年版;以下简称《少年》)的序幕弥漫着晨雾,作者宋明炜把我们引向现代小说名著《倪焕之》中主人公的旅行。一位典型的“五四青年”水上出行,...
最后我把这本书献给中文读者——青春、成长和少年中国都不是简单的符号,在今天的时代,它们的意义理应由勇敢的青年来书写。 2023年12月8日 (本文为三联书店即将出版的宋明炜《少年中国:国族青春与成长小说,1900-1959》中文版序) 旅行还将继续, 未来有无限可能 写这篇文字时,我正坐在德国汉莎航空的一架飞往法兰克福...
“少年中国”象征着民族复兴的历史憧憬,一时之间,它成为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最为激进的表达。而一九〇二年南洋公学学生组织“少年中国之革命军”,首倡现代中国之“学运”, 及至邹容以二十岁年轻生命献身革命,汪精卫后来密谋行刺醇亲王载沣被捕,吟出“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的名句,少年也已经从概念、理想...
一《少年中国:国族青春重塑与成长小说(1900-1959)》(Young China: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the Bildungsroman,1900-1959,哈佛大学二○一五年版;以下简称《少年》)的序幕弥漫着晨雾,作者宋明炜把我们引向现代小说名著《倪焕之》中主人公的旅行.一位典型的"五四青年"水上出行,即将成为传播新思想的教师.立在船头,倪焕之...
宋明炜老师本文考察青春话语在现代中国的谱系和文学再现,将文化史和小说分析结合起来研究“青年”象征意义的话语构造,并探索这些意义如何塑造有关青年个人成长的现代中国小说叙事,读解“新青年”和“少年中国”这些理想小说形象多姿多彩、难以简单归纳...
(本文为三联书店即将出版的宋明炜《少年中国:国族青春与成长小说,1900-1959》中文版序) 旅行还将继续, 未来有无限可能 写这篇文字时,我正坐在德国汉莎航空的一架飞往法兰克福的班机上,飞机刚经过黑海上空,我分不清外面是黑夜还是白昼。在飞机上编订完这本自选集,最初题目是"想象世界的方式",但因为今年还有一本新书...
二十世纪中国,可以说是革命的世纪。那么革命的力比多——青春,就不可能不成为相关研究的重要命题。青年学人王璞这篇文章,是对旅美学人宋明炜英文新著《少年中国》的书评,从三个部分,层层推进,在宋著和理论、历史,以及自我理解中,自由出入,读来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