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同一样品多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称为 A 标准差 B 准确度 C 误差 D 精密度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 反馈 收藏
标准正态分布:期望值μ=0,即曲线图象对称轴为Y轴,标准差σ=1条件下的正态分布,记为N(0,1)。答案 标准偏差 离差平方和 算术平方根 数据集 离散程度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 随机误 差 随机变量 实数
题目为什么要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答:逐差法是实验数据处理的一种基本方法,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实验所得的数据,减少随机误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因为对有些实验数据,若简单的取各次测量的平均值,中间各测量值将全部消掉,只剩始末两个读数,实际等于单次测量。为了保持多次测量的优越性,一般...
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偶然误差小的是 A.高精密度 B.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C.标准差大 D.仔细校正所用砝码和容量仪器等求解释B为什么不对 不是说多次实验可减小偶然误差呢 A又如何理解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偶然误差小 与 减少偶然误差是两个...
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载体易化扩散出现饱和现象是因为 Hb与CO的亲和力约为O2的 关于生物氧化的特点描述中错误的是 通常用作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物质代谢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下列哪个特征不是未来的法医DNA分析发展方向 在米的淘洗过程中主要损失的维生素是 下列哪项是人...
1.某学校初一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为80分,2班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10分,能否根据此结果认为2班的数学成绩低于总体水平?(假定该学校的数学成绩是正态分布)2. 12名被作为实验组,经过训练后测量深度知觉,结果误差的平均值为5cm,标准差为2cm;另外12名被试做为控制组不加任何训练,测...
标准误差:相关历史 标准差是由英国统计学家卡尔·皮尔逊在19世纪末首先提出来的,当时,人们通过求解方差已经可以很好地描述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但是方差最后获得的值是平方单位的,不利于人们对其进行直观的理解和比较。而标准差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它是方差的平方根,具有良好的可解释性和可比性,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