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动态电路板中的元件与开关的配合作用,组成如图1所示的GCL并联电路。 令R 1 =10KΩ,L=4.7mH, C=1000PF,R 2 为10KΩ可调电 阻。令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为 U m =1.5V,f=1KHz的方波脉冲, 通过同轴电缆接至图中的激励端, 同时用同轴电缆将激励端和响应 ...
L (R ωωU I -+= (4)上⾯三式中Z 、?、I 均为频率f (或⾓频率ω,f ωπ2= )的函数,当电路中其他元件参 数取确定值的情况下,它们的特性完全取决于频率。图2(a )、(b )、(c )分别为RLC 串联电路的阻抗、相位差、电流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其中,(b )图f ?-曲线称为相频特性...
实验二 电位值、电压值的测定实验八串联谐振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测试R、L、C串联谐振电路 2、研究电路对谐振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RLC串联电路中(图15-1),当正弦交流信号源的频率ƒ改变时,电路中的容抗、感抗随之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也随ƒ而改变。取电阻R上的电压U0作为响应,当输入电压Ui维持不...
2.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相频特性 RLC 串联电路中,电路的阻抗角为 φ=arctan(X / R)=arctan[(ωL-ωc-1) / R],相频 特性曲线如图 7-3 所示。图中当 f<f o 时,电路阻抗呈容性,当 f >f o 时,电路阻 抗呈感性。 图7-3 相频特性曲线 3.电路品质因数 Q (1) 图 7-1 所示的 RLC 串联电...
nextwire 系列模块使用 NI 模块化工程教学实验 ELVIS II/II+ ,结合 通 用工程教学实验 ELVISbox ,可以完成 与叠加定理、 定理、RLC 元件 阻抗特性试验、RLC 一阶二阶电路实验、RLC 串联谐振实验、RC 选频网络测试等实验的 课程教学。课程提供调理电路,内容涵盖电路模拟以及实际测量等。 信号引出端 电源引出端 ...
二、原理说明 1 .串联 RLC 电路的响应特性 U0 U0 U0 0 ωt 0 ωt 0 ωt 欠阻尼波形 过阻尼波形 临界阻尼波形 当电路参数R 、L 、C取值不同时, 8 如何用示波器测量输出波形,并计算出衰减系数 调节R ,使示波器荧光屏上呈现稳定的欠阻尼响应波形,定量测定此时电路的衰减常数α和振 荡频率ωd。 U0 uo ...
1. 初步认识实际的硬件振荡电路的组成,尤其要重视实际电路比原理性电路,多添加的辅助性元件的作用,以培养良好的识图习惯,增强识图能力。2. 掌握交流等效电路的绘制方法。3. 对振荡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对振荡的建立、输出波形等振荡特性的影响进行观测。目的在于为设计振荡电路时,如何正确选择静态工作点和...
本实验中LC振荡器的输出频率f0=1.5MHz,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f0=10MHz,三极管BG102及其外围电路组成射极跟随器,提供低阻抗输出。图2-3LC与晶体振荡器实验电路图原理电路与实验电路的比较与图2-1的原理电路相比,实际电路图2-3中的西勒振荡电路增添了以下元件:(1)+12V直流电源到地之间,添加了一个大电容C104,它...
r A A = % (2-2)式(2-1)、(2-2)中,x A 为仪表⽰值,0A 为被测量的实际值。三、实验任务 1.⽤复⽤表和单电桥分别测量三个未知阻值的电阻器,测量结果记⼊表1-1。表1-1 项⽬ ()x1R Ω ()x2R Ω ()x3R Ω 被测量电阻的标称值复⽤表测量值(1R )单电桥测量值(II R...
《实验应力分析》第二篇电阻应变测量技术.ppt,——轴向应变 全桥接法 优点:使电桥输出电压增加了四倍,即应变仪读数放大了四倍, 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 缺点:用应变片多。 ——轴向应变 AB、BC 两个桥臂分别接应变片 。CD、AD 两个桥臂接标准电阻。 方案二:上、下表面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