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拓展诗词_22定风波_苏轼 2018-05-30 07:22:3101:034.7万 所属专辑:从小学到大学必背经典古诗文 声音简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
84-【丁酉中秋】苏轼《定风波》: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苏轼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 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
结合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谈谈你对苏轼词风的认识。《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
苏轼风波生平middot经历人生 ①联系苏轼的生平经历,说明他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表现了作者怎样 的人生态度?此外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迪? ②首先我们来对这个题目做一下解读,既然他提及苏轼的生平经历,那么我们先来介 绍一下苏轼的一生。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苏轼站在长江边上,面对奔腾的大江,想到了历史上的风流人物,他想到了谁呢? 生:周瑜。 师:他想到了周瑜这位年少有才而且早早就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年轻将领。想到自己已经早生华发,但是至今仍然功业未成,有了壮志未酬的感慨,所以他说“人生如梦”。那么,苏轼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
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苏360首词中,归字出现100多次。他要往哪归? 我们来看他另外几首词。 ——《定风波》:“……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
定风波~宋.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 2019-06-14 19:29:0601:54192 所属专辑:唱诵古诗词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紫玉芊荷果颂 27781717 简介:文学
定风波 北宋 苏轼 2019-03-18 22:38:5401:1833 所属专辑:古诗词 喜欢下载分享 声音简介 此心安处是吾乡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清宁轩主 196833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018-0644 回复@秦风苍夜 表情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