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正一品的正俸又是多少呢?据《清史稿》记载,正一品一个月的正俸大概在180两银子左右,这个银子咋一看还不少,毕竟对于一个普通人家,10两银子就够过一年的了。但正一品官员家大业大,一个府上有好多口人需要养活,还要给佣人开工资,180两银子实在不算多。正一品官员尚且如此,其他官员就更不用提了。所...
清代文官俸禄微薄:一品180两,逐级递减,至九品仅30余两。清朝低级文职官员,如宗人府及各部院笔帖式,俸禄微薄,七品33两,八品28两,九品仅21两。京官双俸,高官(大学士、尚书、侍郎)俸禄尤厚,顺天府、五城兵马司除外。八旗武官一品至九品俸禄与文官相同,但只领正俸,无恩俸。侍卫年俸70两,散秩大臣享三品...
开元末年,京官岁禄15万石左右,外官97万石左右,合计约122万石;京官俸料钱约20万贯,外官俸料钱约80万贯,总计约100万贯。按照当时的财政规模,是可以承受的水平。但到中晚唐时期,由于政局混乱,国家财政困难,冗官太滥,钱物价格波动,以及藩镇割据等原因,官员俸禄不再有唐前期那样整齐划一的定制。唐玄宗开元年间...
中国是一个行政管理制度源远流长的国家,而官员的俸禄制度则是行政管理制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中国官员的俸禄从上古时期的“分田定禄”开始,经历了世官世禄制,秩石俸禄制,品级俸禄制的发展,到了明朝已经进入了十分成熟的阶段,而明朝的俸禄制度相较于前代也出现了新的形式和内容。01 对于明代的俸禄,...
清朝的官员工资分为俸禄和银两,俸禄是按照品级和职务定额发放的,银两是按照实际工作情况和贡献发放的。正一品官的俸禄是每月八十两,每年九百六十两,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四百八十万元。除此之外,正一品官还可以获得银两的奖励,比如参与军事、外交、科举等重大事务,或者得到皇帝的赏赐。银两的数量根据情况不同而有所...
在中国历史上,官员俸禄一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总的来说,唐宋之前官员俸禄较高,元明之后官员就比较穷了。秦汉时期,官员主要是发粮食,所以他们的俸禄都称为“万石”、“二千石”、“一千石”,到隋唐时,朝廷开始给官员们发钱,同时也发粮食,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补贴,比如茶汤钱、煤炭钱啥的,可以说日子过...
以各省总督为例,这些额外的补贴多达648两,而在京官员虽然数量不及地方官,但每个月根据不同品级也能领到10余两至3两不等。然而时过不久,顺治十年又对官员俸禄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规定以品为标准发放俸禄,即不分正从。正从一品皆为180两,正从七品皆为45两,这一标准后来一直被沿袭。与顺治元年对比,仅从...
比如根据《汉书》记载:“二千石之吏二千石秩各百石至四百石者岁禄四百石”。以此可见当时俸禄的数额是非常高的。而汉朝对于官员福利待遇的管理之所以如此重视,主要是因为在汉朝时期,由于统治者对官 员实行“高薪养廉”政策,所以朝廷就必须保证官员能够真正为国家服务,为百姓谋福利。而且在当时社会中,由于人们都...
清代官俸管理堪称细致入微,制度严密,较前朝更胜一筹。依规定,吏部专司京官薪酬,而户部这位“财政大管家”,则仅操心八旗诸司的俸禄发放,两者各司其职,和谐共生。京官们的俸禄,就像一年中的春秋两季,总是如期而至。三四月春风拂面时,他们领取半年的薪水;九十月秋风送爽时,又迎来另一份丰厚的回报。这样...
一品武官:俸禄每月1500文,禄米每月15石。总工资约合900元。二品文官:俸禄每月1000文,禄米每月10石。总工资约合600元。二品武官:俸禄每月800文,禄米每月8石。总工资约合480元。三品文官:俸禄每月600文,禄米每月6石。总工资约合360元。三品武官:俸禄每月500文,禄米每月5石。总工资约合300元。四品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