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
三大政策是孙中山先生的重要政治主张,是他倡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从屡受挫折转向成功、进而取得显著成就的正确道路。 孙中山先生毕生坚持“三民主义”,坚持民主、共和救中国和三民主义救中国的信念与理想。 辛亥革命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的“三民主义”理念。 倡导“权能区分”——“人民有权...
因为这样称呼习惯了,革命同志也就不再称他为孙文,而是在日本姓中山前面另加了中国姓孙,称他为孙中山。只是在正式的场合,才称孙文或孙逸仙。就这样,一个日本的姓变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文的另一个名,而且是最常用的名。为了让后人永远铭记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他的家乡广东省香山县改名...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入侵,清 *** 对外妥协,不惜割地赔款以求苟安,中国人民不断掀起各种形式的斗争,以各种努力,外抗列强,内谋改革,但是,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则自孙中山始。他的思想,经历了从体制内改革到体制外革命的发展过程。 异域中成长的爱国者 孙中山,幼名帝象,号日新,稍长后取名文,号逸仙,1866年11...
36英寸)。由此可测量出,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腰围也大约在88厘米——91厘米之间。根据当时中国国民摄取营养的结构来看,这个腰围已经大大超出了健康的标准。据专家分析,当中有缺乏运动、休息不足的多种因素,而这些因素很可能也是孙中山日后罹患“肝癌”的重要原因。
正是其渊博的知识,才助力其成功创造了革命的理论——三民主义。孙中山的生活费用,除了简单的衣着食用外,其余的都被用来买书,他曾对人说,一年中用来买书的钱,如在革命斗争不激烈时需要三、四千元,即使是在革命斗争紧张时,通常也要三千元。孙中山不论是在家或出外旅行,总是要带上...
作为革命家的孙中山,以日本为根据地,不仅在那里组建革命组织(同盟会、中华革命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筹措革命资金,革命运动失败时,逃亡日本——其革命生涯的三分之一是在岛国度过的,而且与日本朝野各界人士建立了深厚的关系。彼时与孙中山交往的日人,有政治家、实业家、大陆...
孙中山目睹清朝政府的腐败和国家的衰落,于1894年在广州创立兴中会,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开始。随后他提出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为革命指明了方向。三、黄花岗起义与革命精神 孙中山领导的黄花岗起义虽...
有些历史人物会让我们为他而感动,我以为有让我感动的以为伟大的历史人物——孙中山。让我来简述发生在孙中山身上的一件事:他还是学生时,就有着不屈的民族气节。 由于他的学校是英国主办的,所以有许多外国学生。他们常常嘲笑中国人留着长辫子,穿长袍。有一天,一个外国学生跑到孙中山面前,拉住了他的...
辛亥革命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的“三民主义”理念。 倡导“权能区分”——“人民有权,政府有能”;推行“万能政府”——“广兴福利,大有为式”。 注释“人民之权”——政权应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项。 注释“政府之能”——“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