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辽沈战役》是中国三环音像社出版的一部电影作品,导演李俊。内容简介 1948年春,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指挥的人民解放军与蒋介石指挥的国民党军展开了一场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战略大决战,这就是震撼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至11月1日结束。东北野战军百万大军在党中央指挥...
在《大决战》中如果要评激烈和荡气回肠的当然要说是淮海战役,但要说场面最大的应该是东野在东北开辟的辽沈战役。在整个战役中,东野以自身伤亡6.9万人的代价,消灭和俘虏了47万多的国军,歼灭了以廖耀湘9兵团为首的大量精锐美械国军,直接扭转了全国的解放战争局势,战役之后,我军的规模实现了对国军的反超。那么...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在北平至沈阳的铁路线,即北宁线上打响,首要目标是切断国民党向东北地区运送军队和武器弹药的运输线,形成我东北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队关门打狗的局面。结束的时间以1948年11月1日我东北野战军进驻沈阳为标志。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自南昌起义诞生以来所打的第一次大...
毛泽东作为一位政治家、战略家,亦是一位深谙心理之道的行家,这在他于辽沈战役决策中与主帅林彪产生意见分歧时的处置方式上得以充分彰显。在辽沈战役之际,毛泽东选定林彪担当主帅,这一决策依旧和他选拔战略区首长所秉持的四项原则存在关联:其一,需具备驾驭千军万马的指挥能力;其二,需拥有充裕的军事斗争阅历;其三...
东北的辽沈战役。中原的淮海战役。华北的平津战役。这三个竞技场对于国共来说相当于三个不同等级的赛马。东北战场:共军的上等马VS国军的下等马 中原战场:共军的中等马VS国军的上等马 华北战场:共军的下等马VS国军的中等马 1948年,就全国的军事力量对比来说,国民党是占优势的,但就东北局部战场来说,共产党是...
再说个人能力,在这里不否认孙立人的指挥,但辽沈可是上百万人的会战,孙立人长期担任的是军职,最多也就指挥一个军,而且孙立人打仗基本上都是要打装备碾压,而当时我军在辽沈开始时可不是2年前的民主联军,对这些坦克没办法。论大兵团作战,孙立人也要排在卫立煌、杜聿明等人之后……结语 其实在这三大战役开始之前,...
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在东北、华东、华北等地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三次战略大决战,分别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其中,最先打响的战略决战是林帅的东北野战军对阵国民党军在东北的卫立煌集团,前后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自身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辽沈战役中,以东北野战军为主。东北军区司令员亲自督战。从第一排开始,林彪,刘亚楼,罗荣桓.东北野战军作战序列 林彪司令 罗荣桓政委 刘亚楼参谋长 谭政,政治部部长 肖华,政委,肖劲光,西北军区一师 黄克诚,政委,政委,程子华。第一纵队(第1,第2,第3师)第二纵队(第4、第5、第6纵队)第三纵队(第七...
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在东北、华东、华北等地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三次战略大决战,分别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其中,最先打响的战略决战是林帅的东北野战军对阵国民党军在东北的卫立煌集团,前后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自身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