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出处】《六祖坛经》唐·六祖慧能 【释义】禅定是一种修行境界,“外离相即禅”指超脱外在表象的束缚,达到心无挂碍的境界即为禅;“内不乱即定”指内心保持平静祥和,专注一...
《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中说:“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犹如暗室放光。” ...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一一《坛经》 禅定就是一个人不再为外界的各种诱惑所起心动念,人的本性才能呈现出清明和自由,外离相内不乱。 禅定是一种修行达到的境界,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 见一切事但不执着于一切事谓离相。外离相即禅,内心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外于一切善恶境界不起心念名坐,内心不受外界扰动名禅。见境不起念不乱心名坐禅。 心性本自清净、安定。只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触,意识, 并为之思虑牵挂,因而内心迷惑散乱。 若内心不迷不...
禅定 《六祖坛经》: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 佛教是禅,道教是道。禅与道都脱离事物的表象,反映思想对事物内在本质和运行规律的认知。
外离相为禅 内不乱为定 外离相即禅 内不乱即定 外禅内定 是为禅定 于念念中 自见本性清净 自修自行 自成佛道 本性自净自定 只为见境思境即乱 若见诸境心不乱者 是真定也 00:00/00:00 歌曲名:佛歌禅定 歌手:陈星 所属专辑:未知作词:六祖坛经 作曲:名门小愚 发行公司:未知 发行时间:语言...
《六祖坛经》: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 作为一种方法,禅有坐禅之意,通过调身调心之法,而到达
041 坛经-定慧: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5347 2023-02 042 坛经-忏悔:五分法身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 5030 2023-02 043 坛经-忏悔:既无相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 4798 2023-02 044 坛经-忏悔: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皈依戒 ...
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 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