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增长避不开“北极星指标”,但是这个北极星指标具体应该到应用里面具体应该是什么指标呢?是日新增用户量还是日活跃用户量,这两个数据无疑非常重要,经常会用来作为产品 KPI。但日新增用户量或日活跃用户量的增加,不意味客户在有效增长。新用户的上升有可能是昙花一现,比如老罗的聊天宝,依靠着老罗KOL光环与用户...
那时候的人们习惯于用“DAU增长”代表着“用户增长”甚至“业务增长”(或者说,把DAU作为用户增长的目标),这是很自然的。 因为回归到商业模式,有 网页门户(如新浪、优酷、百度等):其盈利模式主要为“聚集了用户后展示广告,以收取广告主费用”的广告变现,则流量很重要; 购物平台(如淘宝、当当网等):其盈利模式主要...
4、建立共识机制 做资源型增长最重要的是留存,在指标方面需要关注新增数、留存数,次留存数。二、投放型增长 投放型增长属于规模型增长,成本虽然大,但是能带来海量用户。分为效果广告和品牌广告,效果广告通过应用市场推荐,核心指标是CPC,CPA,ROI.品牌广告通过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吸粉。广告投放逻辑即花钱买曝光量...
按照人社部公示,用户增长运营师的定义是“运用数字化工具,从事企业或机构用户增长、管理及运营等工作的人员。” 简单地说,凡是跟用户生命周期有关的管理和运营,都是用户增长运营师的主要职能范畴。在不同的企业或机构中,与用户增长运营有关的岗位名称不太一样,大致而言,有下面六种设立方向,即用户增长方向、用户运营...
用户增长是运营策略的定位,明确产品的目标用户定位、商业市场份额、当前用户增长策略、增量空间等,在此...
1. 用户增长基础 1.1. 商业模式 1.2. 社会环境 1.3. 企业生命周期 1.4. 北极星指标 1.5. 用户 1.6. 增长 1.7. 用户增长 2. 用户增长原理 2.1. 增长框架 2.2. 要素拆解 2.3. A/B试验 3. 用户增长方法论 3.1. AARRR 模型 3.2. RARRA 模型
从《增长黑客》书籍来看,用户增长是拉新、促活、留存、裂变,书里写的是组建用户增长团队,通过打造出令人惊叹的Aha产品、通过不断的AB实验,测试不同人群、不同素材的效果,从而实现增长。 而有很多研究用户增长的并不是专业的用户增长团队,不是专业的用户增长产品经理。更多的可能...
用户增长(User Growth,后文简称UG)这个概念是美国传来的,从趋势看,以后肯定会是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标配。 但目前真正做过UG的人和公司比较少,所以大部分书和文章还都是摆出国外产品的案例,业内人都知道,国外和国内的互联网行业是两回事,看了国外的成功案例除了让你心里爽一下,没别的用。
良性的“用户增长”是产品满足用户需求且与市场想匹配,在产品触达用户存阻塞点,增长的主要工作就是找到增长阻塞点,寻找流失最大的漏斗因子,减少增长阻碍,降低用户交易决策成本(认知、信任、冲动、满足),产品需求满足如何评估?因此就要有一套需求满足量化评估体系,需求满足量化评估体系的基础就是用户需求匹配模型搭建。
用户增长运营师的工作主要是利用数字化工具,负责企业的用户增长、管理和运营。他们的职责涵盖了与用户生命周期相关的所有策略规划与实施。 尽管不同企业对这一职位的命名有所不同,如用户增长方向、用户运营方向等,但其核心目标都是一致的:通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