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学机制角度,肠道菌群可通过调节宿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产生抗结核作用的代谢产物以限制肺结核进展;肺结核导致的肠道菌群改变或与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相关;抗结核药物治疗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或与药物杀菌性相关。肠道菌群的相关疗法对肺...
“肠-肺轴”作为近年来科学界的研究热点,强调肠道与肺在生理、病理层面的交互串扰[12]。宏观而言,二者在临床上常呈共病状态[13],有肺病治肠、肠病治肺、肺肠同治等治疗手段[14-16];微观而言,二者在组胚层面具有同源异构的特征[17],提示二者间的关联起源于生命伊始。由此可见,“肠-肺轴”在维持肺稳态中必然...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吸烟、职业暴露等因素有关。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与肺癌的发生也存在关联。肠道菌群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等途径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同时,肺癌治疗过程中也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调节肺肠轴与肺部疾病的 ...
可以说,“肺-肠”轴是“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延伸,该理论利用定植于这两个器官中的微生物菌群作为联系枢纽,构成了一个连接肺部与肠部的双向轴,即一方面肠道菌群对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影响,另一方面肺部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造成的菌群紊乱...
近年来,16sRNA、宏基因组和分子生物学等高通量测序研究技术兴起,揭示了肠道菌群的重要性,肠道菌群与肺部疾病之间的关系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流感肺炎、囊性纤维化和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病在免疫、炎症方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展开综述,为阐述以上肺部疾病(...
MR)探索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存在因果关联的肠道菌群及潜在机制,并预测对其具有调控作用的中药,探析"肠-肺轴"生物学基础并提供 IPF 中医药治疗方案.方法 利用 MiBioGen 和芬兰数据库获取肠道菌群和 IPF 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以逆方差加权法 为主要方法揭示肠道菌群与 IPF 的双向...
一、“肺-肠轴”在疾病中的表现 肺与肠道在解剖学上并无直接的联系,但在临床表现上呈现密切的相关性,这种现象被称为“肺-肠轴”。目前认为肺与肠之间可能通过微生物群、黏膜免疫和神经内分泌等途径相互交流和影响。 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常伴发肺部疾病已得到许多临床数据支持,Yazar首次指出IBS患者中有约1/3...
肠道菌群的稳态失调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重视,多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肺-肠功能之间有着密切的生理、病理关系,特别在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肠道菌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与现代医学“肺-肠轴”的研究,探讨肠道菌群对肺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期为肺癌的防治...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描述了体内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在中医学中,肺主要负责呼吸,而大肠则与消化和排便有关。这一理论暗示了肺与肠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并且在健康和疾病的背景下这种联系可能会变得更加显著。PAH患者的肠道菌群状态可能与其疾病状态相关,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
预防继发细菌感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肺、肠道微生物稳态对肺部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某些特定菌属及其代谢产物可参与肺部疾病进程,影响其发生发展;然而,肺、肠道微生物组成极为复杂,其免疫调节、抗炎、抗感染等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该文就“肺-肠”轴及肺、肠微生态对肺部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并结合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