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后,各地区的地震灾害一般并不相同,通常用(D)描述地震的宏观现象 A. 地震震级 B. 基本烈度 C. 多遇烈度 D. 地震烈度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C )。 A.氧化钙 B.氢氧化钙 C.碳酸钙 D.硫酸钙反馈 收藏
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烈度则表示同一次地震在地震波及的各个地点所造成的影响的程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震波记录测定的一个没有量纲的数值,用来在一定范围内表示各个地震的相对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划分出好...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造成数万人伤亡.在这场特大自然灾害面前,灾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众志成城,全力抗震救灾.请你结合如图及所学生物学知识解答在地震中对伤员的救援与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1)地震发生后,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首先保证 ...
2024年1月23日2时09分,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41.26度,东经78.63度,震源深度22千米。地震发生后,阿克苏地区消防救援支队调派乌什县消防救援大队地震救援先遣队2车10人集结出动,前往震中区域进行探查。阿克苏地区消防救援支队1支轻型队共13车、60人已赶赴震中。新疆消防救援总队立即启动地震灾害...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地震预警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磁发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提醒,以减小相关区域的灾害
19.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地震预警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磁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提醒,以减小相关区域的灾害损失
【解析】考查知识点:自然灾害具有链发性、地震的次生灾害。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
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发生后,临近震中的观测仪器捕捉到地震波后,快速估测地震的大小并预测地震可能造成的影响,赶在破坏性的地震波到达目标区域前,发出紧急警报,以减轻灾害损失。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预警系统提前61秒向四川成都市预警,为减灾应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据此完成下...
解答解:地理信息系统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故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评估地震灾害损失. ...
地理信息系统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故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评估地震灾害损失.故选: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