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名称地肤子丸 处方地肤子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柏子仁3分,蕤仁半两(去皮),决明子3分,甜瓜子半两,青葙子半两,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茺蔚子半两,蓝子3分,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黄连3分(去须),细辛3分,桂心3分,萤火虫3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眼痛,泪多不明。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事项: 忌生冷、猪肉、热面、荤辛。《圣济总录》卷一○八:地肤子丸 名称: 地肤子丸 处方: 地肤子3分,草决明(微炒)3分,沙参秦皮(去粗皮)3分,人参3分,甘菊花3分,羚羊角屑3分...
页首《圣济总录》卷一○八:地肤子丸 【处方】 地肤子3分,草决明(微炒)3分,沙参秦皮(去粗皮)3分,人参3分,甘菊花3分,羚羊角屑3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大黄(锉,炒令香)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时气病后,眼忽失明。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浆水送下,临卧...
地肤子丸 【方源】:《普济方》 【组成】:地肤子、白蒺藜、青葙子、决明子、黄莲、覆盆子、菟丝子各1克,茺蔚子、芡实各0.3克,生干地黄30克,萤火虫0.3克(去翅、足),车前子、甜瓜子、细辛各15克。 【用法...
地肤子丸是由两种主要成分构成的中成药,其基础配方包括地肤子和甘草。这些药材经过精细研磨,再用炼蜜作为黏合剂,制成每丸重9克的丸剂。使用方法是每次服用1丸,每日三次,且建议在饭后服用,一个完整的疗程将持续3个月。该药的主要功效在于补虚清热,特别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根据临床实践,...
地肤子丸--《圣惠》卷三十 【处方】地肤子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柏子仁3分,蕤仁半两(去皮),决明子3分,甜瓜子半两,青葙子半两,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茺蔚子半两,蓝子3分,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黄连3分(去须),细辛3分,桂心3分,萤火虫3分。
地肤子丸 功效与作用及主治 雀目。 用量用法 上药研为末,米汤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次20〜30丸,食后以米汤送下。 方源 《外台》卷二十一引《广济方》。
地肤子1两,决明子茶1两,沙参1两,羚羊角屑1两,秦皮1两,黄菊花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连(锉,炒)1两。 注射制作方法湿疹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注射功效与作用湿疹 伤寒热症后,眼帘诸疾。 注射使用方法使用量湿疹 每服20丸,吃完温开水送下。 注射摘抄湿疹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地肤子丸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主要由多种成分组成:药物成分:地肤子半两,川大黄1两(经过锉碎和微炒),柏子仁3分,蕤仁半两(已去皮),决明子3分,甜瓜子半两,青葙子半两,白蒺藜3分(同样经过微炒并去刺),茺蔚子半两,蓝子3分,以及酒浸3日后晒干并别捣为末的菟丝子1两,黄连3分(...
地肤子丸 主治 补肝明目,能令远视。主眼目昏暗。 用法 每服2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记载 《圣惠》卷三十三 组成 地肤子3分,蓝子1分,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车前子半两,甜瓜子半两,茺蔚子1分,青葙子3分,细辛半两,萤火虫1分(微炒,去翅足),决明子3分,黄连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