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地下水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对潜在的地下水污染及环境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价的活动。它的意义在于: •保护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是重要的水源,对其进行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污染风险,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安全。 •预防环境污染:通过评价,可以提前识别可能对地下水产生影响的活动,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减...
内容提示: HJ 610-2016 代替 HJ 610-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6-01-07 发布 2016-01-07 实施 发布 ...
地下水导则梳理总结 1 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 1.潜水含水层 2.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 2 3.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 3 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与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 4 地下水工作程序 1. 准备阶段 搜集和分析有关国家和地方地下水环境...
2016年第1号 关于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的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保护环境,防治污染,规范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现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16 11地下水境保护措施与对...16 12地下水境影响价...19 录A性录地下水境影响价业分...21 录B料性录水文地参数值...34 录
本标准自 2016 年 1 月 7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i HJ610-201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提出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的相关技术要求,为地下水环境信息公开提供了技术支持。 总之,2016版《导则》较2011版提高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接受委托后,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通过资料收集、现场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现状监测等工作,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的相关技术方法,编制完成了《XXXXXXX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 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XX环境保护局、XX...
1 新导则下地下水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地下水应用模拟软件的开发方 向和程度,较为系统地说明了 常用软件的利用特点,为地下水模拟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地下水模拟软件 1导则的简介 1.1导则的执行情况 据统计,我国地下水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3,全国有近 70%的人口饮用地下水。目前, 随...
地下水工作程序 1、准备阶段 搜集和分析有关国家和地方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资料;了解建设项目工程概况,进行初步工程分析,识别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开展现场踏勘工作,识别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评价重点。 2、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 开展现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