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向右移动蜡烛,此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而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不移动光屏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说明此镜片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所以为凸透镜,故D正确。故选:ACD。(1)(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①当物距u>2f时,2f>v>f(u>v),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②当物距2f>u>f...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 (1)此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 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C. 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 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处,无论怎...
在探究凸透镜成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8cm B.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用在了照相机上 C.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同,移动蜡烛,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
(1)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右移,光屏向右移.(填“左”或“右”) (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不动,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此时的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是放大镜.(写出一种...
因此,不改变眼镜和透镜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可以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即将光屏向右移动才可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故C错误; D:由A可知,20cm f 12.5cm,当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u=50cm-40cm=10cm f,成虚像在光屏上接收不到,故D正确。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蜡烛位置互换一下,则( ) A. 光屏上能成倒立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实验前,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在光屏所成的像性质是( )A.倒立、
B. 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 C. 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 若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