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我国提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充分体现了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 “筑梦”活动小组开展了“低碳有我”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活动一】调查碳循环(1)基于“碳循环”视角,实现“碳中和”可以从两方面进行:①减少碳排放;②增大碳的吸收与转化○(2)调查发现,我国的碳排放80%以上来自能源使用...
(3)调查发现,我国的碳排放80%以上来自能源使用。要减少能源使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BC(选填字母)。A.严禁使用化石燃料B.开发新能源,如氢能等C.捕集能源使用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进行封存处理(4)青少年也应积极助力低碳,你的做法是 ...
(2)调查发现,我国的碳排放80%以上来自能源使用。要减少能源使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BC (填序号)。 A.严禁使用化石燃料 B.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C.捕集能源使用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进行封存处理(3)同学们通过调查后了解到:CO2、CH4等气体都会产生红墨水温室效应;相同条件下,阳光照射...
2021年交通运输行业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汽车行业全年碳排放130亿吨,80%碳排放源自化石燃料,且主要来自全国3.2亿辆燃油车,交通运输行业低碳转型被列入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目标是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也已成为“十四五”的关键环节,需助力“十四五”...
我国碳排放中占比最大的(54%)来源于电力和供热部门在生产环节中的()燃烧。A.煤碳B.化石燃料C.木材D.天然气
①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②碳排放稳中有降③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④农村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我们要坚持以推动()为主题,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和质量,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A. 高质量发展 ...
解:(1)由材料可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目前还不能广泛运用的原因有:①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有非连续的特点,具有不稳定性;②储电困难,有大量的电能被浪费;(2)为了实现碳中和,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放,具体做法有:①夏天开空调温度不低于26℃;②乘坐公共交通工
产业结构亟待升级:我国21年碳排放占全球总量的30.9%,居全球首位,其中80%来自工业制造;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工业先进节能技术平均普及率不及30%。排碳成本的不断上升将倒逼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能源结构暂未独立:我国能源结构仍以煤为主,2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消费比重为56.8%。油气对外依存度高,...
材料显示,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城市的碳排放效率差异较大。要提高碳排放效率从地区差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两个角度说明即可。落后地区发展不充分和资源型城市难以转型是制约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最大困境之一,提高碳排放效率的关键在于统筹规划区域间协同降碳,改善节能减排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配置,加大东部、中部地区对西部、...
“碳中和”是指在2060年前,中国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碳达峰、碳中和,在未来,将会让我们的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改变。首先改变的将会是能源产业格局。在我国能源产业格局中,产生碳排放的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占能源消耗总量的84%,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