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肥原是东京审判的28名甲级战犯之一,也是7名被绞死的甲级战犯之一,可见这个人有多“重要”。1946年5月,陆军上将秦德纯前往东京出庭做证,临行前老蒋还特别跟他交代:“要证明土肥原是执行侵略政策最重要的主持人。”据说土肥原懂13种语言,尤其精通中国话和蒙古语,被认为是“中国通”。1912年土肥原从陆军大学毕...
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土肥原贤二被被列入第一批甲级战犯还是蒋介石的授意,蒋介石一直对土肥原贤二恨之入骨,私下里,称他为“土匪原”。就这种情况下土肥原贤二,还在远东的军事法庭下,一言不发,意思能造成因证据不足,而不定罪。全程他只说过四个字:“主张无罪。”就这样持续近2年的审判中,在中国的强烈要求...
1944年3月,土肥原贤二调驻新加坡的第七方面军司令官,在这里土肥原依然和在中国一样,在当地了一系列措施,区区一个土肥原依然根本无法阻挡攻势,在日军战败投降前夕,土肥原再次被调回本土担任军事训练总监,成为陆军三巨头之一。此时日军日薄西山,别说一个土肥原贤二,就是一百个、一千个土肥原贤二都已经无力回...
左尔格的任务就是搞到日本对苏联的态度和进攻计划,他一度和土肥原有了交往,在交往中,左尔格早已摸清了土肥原的底细,所以事事谨慎,并不断套取情报;而土肥原却没有摸到左尔格的底,只以为他是德国记者,直到1941年10月左尔格暴露,这让土肥原着实难受了一阵。土肥原第二次败于克格勃是在1937年夏,土肥...
日本新华侨报6月17日,原题:土肥原苦学中文是为了什么被处以绞刑的日本甲级战犯之一土肥原贤二,1883年8月8日出生在冈山县的一个职业军人家庭。父亲土肥原良永是日本陆军少佐,一心想让儿子继承父业。因此,土肥原贤二自幼接受军事教育。优秀的语言天赋加上搭建人脉的强大能力,土肥原贤二可以说是天生的“特务胚子”...
土肥原贤二 1883年8月8日出生于日本冈山县的一个军人世家,14岁入仙台地方陆军幼年学校。1904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授陆军少尉军衔,供职日本高崎步兵15联队。日俄战争后,进入日本陆军大学。1912年陆军大学毕业,任职于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后调任步兵33联队队长。1913年以外交武官身份在北京特务机关任坂西利八郎中将...
19世纪,日本确定以中国和朝鲜为侵略对象的大陆政策后,在中国建立了许多特务机关。其中,最著名的是一脉相承的日本陆军三大特务机关:清末时期的青木宣纯机关、北洋政府时期的坂西利八郎机关和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土肥原贤二机关。 生于军人世家,能说流利的北京话和几种中国方言 ...
二战历史:甲级战犯土肥原贤二,号称“东方劳伦斯”你能想象一个日本人一生中有一半时间是在中国度过,并且操着一口流利的北京腔和几种地方方言,熟读儒家经典和四书五经,简直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可是揭开他神秘的面纱,他却是为日本侵华战争立下汗马功劳的汉奸特务,他就是日军情报机构领导人、陆军大将...
抗战时,从阎锡山座上宾、张作霖顾问到“中国通”特务头子,一位侵华急先锋最终落寞走上绞刑架,这位寡廉鲜耻的老鬼子,就是土肥原贤二。土肥原贤二,1883年8月8日生于日本冈山县的一个武士世家,1913以参谋本部部员的身份被派往中国北平坂西公馆(日本特务机关),担任坂西利八郎中将的辅佐官,开始了特务生涯。在...
1937年3月,日军师团级的将领进行了一次大调整,号称日军“四大中国通”中的三位将领板垣征四郎、矶谷廉介、土肥原贤二分别出任第五、第十、第十四师团师团长。这就是个非常明显的信号,是日军为发动侵华战争而进行的准备。可惜,当时蒋氏以及蒋氏身边的那些高参们根本就没在意这些细节。在日军看来,由三个“中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