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撑相关生态环境质量标准、风险管控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近期,生态环境部发布《土壤和沉积物 19种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1315-2023)、《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 195-2023)、《水质 总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 199-2023)、《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
以下是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19种金属元素总量的步骤: 1.样品制备:采集一定量的土壤或沉积物样品,研磨并过筛,然后使用适当的酸(如盐酸、硝酸、氢氟酸等)在高温下进行消解,将样品中的金属元素溶解出来。 2.样品处理:消解后的样品需要经过滤、稀释等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干扰物质。 3.电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HJ 1315—2023 土壤和沉积物 19 种金属元素总量的 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Soil and sediment Determination of 19 total metal elements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本电子版为正式标准文本,由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审校排版。 2023-11-27 发布 2024-06-01...
本标准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银(Ag)、砷(As)、钡(Ba)、铍(Be)、铋(Bi)、镉(Cd)、铬(Cr)、钴(Co)、铜(Cu)、锂(Li)、锰(Mn)、钼(Mo)、镍(Ni)、锑(Sb)、锶(Sr)、铅(Pb)、铊(Tl)、钒(V)和锌(Zn)共 19 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19种金属元素总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银(Ag)、砷(As)、钡(Ba)、铍(Be)、铋(Bi)、镉(Cd)、 铬(Cr)、钴(Co)、铜(Cu)、锂(Li)、锰(Mn)、钼(Mo)、镍(Ni)、锑(Sb)、锶(Sr)、 铅(Pb)、铊(Tl)、钒(V)和锌(Zn)共19种金属元...
导读:《土壤和沉积物 19种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1315—2023)于2023年11月27日首次发布,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19 种金属元素总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为进一步规范土壤和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土壤和沉积物 19种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1315—...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土壤和沉积物中的19种金属元素总量进行测定。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将达到以下几个具体目标: 1)了解土壤和沉积物中金属元素总量的分布特征:通过测定不同样品的金属元素总量,我们可以揭示土壤和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分布情况。这有助于我们对自然环境中金属元素的来源...
日前,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土壤和沉积物 19种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1315-2023)。 与现行相关监测标准相比,本标准具有可测定金属元素种类多、灵敏度高、易于推广等优点,可支撑《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
【今日视点】生态环境部发布《土壤和沉积物 19种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9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关于印发集成电路制造、锂离子电池及相关电池材料制造、电解铝、水泥制造四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生态环境部官微12月8日消息,为支撑相关生态环境质量标准、风险管控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近期,生态环境部发布《土壤和沉积物 19种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1315-2023)、《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 195-2023)、《水质 总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 19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