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并非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缔约国。这意味着,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在我国并不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然而,这并不代表我国不参与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实际上,我国在其他多边和双边机制下,仍然积极与国际社会共同打击犯罪。 二、我国对待国际刑事法院的态度 尽管我国并非《罗马规约》的缔约国,但我国在国际刑事司法领域一直保持...
就像美国和中国这些占有全球人口一半以上的国家,都没有承认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这将导致所谓的国际刑事法院在应用上会有缺乏平等的状况出现,导致国际社会对于国际刑事司法体系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产生怀疑的态度。这一次,巴西重新考虑作为《罗马规约》缔约国的身份问题,可以被视为对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不平衡的一种回应。
中方祝贺《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生效和国际刑事法院成立20周年,注意到法院20年来为惩治严重国际罪行所做工作。中方一直密切关注法院工作,作为观察员参加历届缔约国大会,将继续支持国际社会促进司法正义的努力。 中国代表发言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国际会议国际法研究 ...
中国观察员代表在《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第20届缔约国大会上的发言 中国代表 中方一贯支持国际社会惩治严重罪行、促进实现司法正义的努力,一直密切关注国际刑事法院的工作,作为观察员参加历届缔约国大会。中方注意到,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的背景下,法院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调整工作重点,继续努力推进调查和审判等工作。中方注意...
法律分析: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中国没有加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
这是因为理想中的国际刑事法院是完全符合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的,中国也渴望这样一个国际组织的出现。可是国际刑事法院毕竟是在现实社会中建立起来的,是一个新出现的、由西方国家主导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是各国政治力量的博弈产物。所以与一直以来所持的积极态度相反的是我国未加入国际刑事法院也未批准罗马规约,但是...
国际刑法中"明知"要素之研究——以《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第30条为例 基于<罗马规约>的立法背景,作为犯罪要件中心理要素的"明知"在国际刑法中有着偏向于英美法系的意义.对于"明知"的研究,需通过借鉴两大法系的刑法理论来进行.国际刑法中... 蔡桂生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被引量: 0发表: 2007年 中国关注...
摘要 (2019年12月3日,海牙)主席先生:中国代表团认真倾听了本届会议对国际刑事法院活动的审议。我们注意到,各方在一般性辩论中普遍表示,国际刑事法院是"一种实现国际法的方式",需要"不断改进&...展开更多 出处 《中国国际法年刊》 2019年第1期-,共2页 Chinese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关键词 国际...
中国和美国全都“不承认”,这个国家考虑退出! 根据俄新社9月13日援引巴西G1新闻网站的报道称,巴西司法部长迪诺在采访中表示,可能会重新考虑巴西作为《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缔约国的身份问题,因为目前有许多国家并未加入《罗马规约》。 国际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简称ICC)是一个旨在追究个人犯下的战...
其二,打击犯罪不应该侵害他国的主权、干涉他国内政; 其三,罗马规约中对危害人类罪的定义值得商榷,联大不应该直接使用其中内容; 其四,在执行条约时,应该注意各国之间的差异性。 值得注意的是,耿爽在联大亮明的4点立场中,着重强调了里面的第三条,说明我们对于此前国际刑事法院针对普京颁发的“逮捕令”并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