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在提到东汉的历史时,就不得不提到这样一句评价:“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 这是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读史的时候对于东汉的评价,这句话的意思是,历代政权的更替一般都是因为国力衰弱,军队无能,导致外敌入侵而灭亡,唯独东汉是因为国力太强盛,最后内部争权夺势,造成三足鼎立的状态而亡。
其实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其他朝代都亡于外患,唯独汉朝是因为内部分歧导致了灭亡。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生人,自然也是总结了所有朝代灭亡的教训才写出了这句话。秦朝看似亡于农民起义,但其实北方匈奴对秦朝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甚至需要用最笨的办法——修长城来抵御匈奴。汉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中,西晋亡于五胡乱华...
这又给了各地军阀一个借口,不予承认董卓扶持起来的皇帝,以此摆脱朝廷的掌控,开始互相吞并征伐,皇帝就此成了一个摆设,东汉政权也名存实亡了。 古今中外 所有的势力团体无不是谈“疫”变色,因为瘟疫来的突然又猛烈,令人防不胜防,而且传染性极强再加上发病迅速,短时间内就能造成大量感染和死亡,就是到了现代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