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2.风起半厓闻虎啸,雨来当面见龙行。——徐氏《题彭州阳平化》 3.长啸每来松下坐,新诗堪向雪中吟。——张籍《送杨州判官》 4.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5.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曹植《名都篇》 6.慷慨成素...
“啸”,一开始竟是女子的专利!啸,算得上是古诗词里出现的高频词汇,陶渊明说过,“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他登高远望,长啸一声,写一首诗,看得出来挺高兴的。杜甫写诗也用过“啸”,人家说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回啸的主角变成了猿猴,表达的还是哀愁的情绪,这个风又急...
人历历,马啸啸,旌旗又过小红桥的意思 “人历历,马啸啸,旌旗又过小红桥”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鹧鸪天·东阳道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啸啸,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注释】 7、历历:形容...
含啸字的诗句如下:1.山头学啸犹闻响,世上留诗不写名。2.唇笛啸时吹白日,诗肠开处嚼清风。3.或啸或讴吟,谁知此闲味。4.我辈恨生南渡后,道人啸出北征诗。5.判题花粲粲,啸咏竹泠泠。古诗背诵方法方法:1.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前提,要记住一首诗,就先要弄懂诗中每一句的含意。
古诗文中的啸 “啸”出现在诗词中,承载诗人的情感。变化多端的啸声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感情。 “啸”能抒愁苦悲愤之情。曹植《杂诗六首(其三)》:“西北有织妇,绮镐何缤纷!明晨秉机杼,日晷不成文。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这首思妇诗写得缠绵凄恻,哀怨动人。由于思夫心切...
今天的我,只能去反复吟诵古诗,学会使用耳朵而不是眼睛,倾听分布在诗中每一个句丛和字群里的吐字行腔,倾听诗中那些让人怅然、让人快乐、自在又旷远的歌唱。“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听!大唐时代的歌与诗,如一只光滑发亮的瓷器,在漫漫时间里,在曾经极度高温、现在却已冷却的...
古诗文中的啸 古诗文中的“啸”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 2013006 期作者/张斗和本文总字数:1269 字 张斗和 “啸”是人撮口发出的一种悠长而清脆的声音。东汉许慎在《说文》中这样解释:“啸,吹声也。从口,肃声。”他认为,“啸”是吹气之声,类似于今天的吹口哨。西晋成公绥《啸赋》描述道:“动唇有 曲...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后世古诗词中,无论是啸(笑)傲山泉、啸(笑)傲林霞或是啸(笑)傲东轩,都是附会陶渊明的诗意。 会啸的,也未必是真名士。《世说新语》中,“江左八达”之一的谢鲲,看上了一位邻家女孩,跑去调戏。女孩正在织布,抄起梭子扔了过去,砸掉谢鲲两颗门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