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分封了崇国、邘国、黎国等方国,以及周也曾经是商朝的诸侯之一。此外,根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分封了四百余个诸侯国,其中姬姓宗室就有五十三个。这些诸侯国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其中最高等级的公爵有五个:齐公、晋公、秦公、楚公、宋公。还有一些比较著名或特殊的诸侯国,如鲁国、燕国等。周公大规模分封...
商朝有东南西北四大诸侯,分别是东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 而这四大诸侯又分别统领二百路小诸侯。 在商纣时期,四大诸侯对于商朝的态度是称臣纳贡。 商朝对于四大诸侯的控制力很弱,每一个诸侯国都是单独的一个小王国。 东伯侯姜桓楚,他的女儿姜皇后嫁给了纣王,然而纣王好色,后来将...
而这群人世代在一个地方垦田,同时也拥有自己的武力,就逐渐演变为一方诸侯。到了商朝晚期,「甸」已...
1、商朝的诸侯国 (1)共国,亦称恭国,位于今河南辉县,曾是商朝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因侵犯周的都城宗周(今陕西西安)而遭到周文王姬昌的征讨,终被灭国。共国灭亡后,其子孙以原国名作为姓氏,称共氏。 (2)阮国 季封受商王封疆于今甘肃泾川一带,建立了阮国。商朝末年,周文王姬旦兴起兵马...
弊端就是周王虽然可以征调诸侯国的资源,可是无法像商王那样利用刑罚将诸侯资源并入到自己手里。因为商代从来没有大规模、成体系的分封,其分封始终是小范围的,为了服务于商朝扩张的,加上商朝包括都城位置都在不断动态调整,这就使得诸侯没有稳定的发展条件。西周则不同,由于周武王灭商是以小吞大,自己实力是不足...
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时有诸侯国--黎国,一个在今山西上党区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另一个在今山东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的子孙,后以国为氏。诸家所著之《世本》言,“黎”为子姓。另外,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春秋...
1、东伯侯姜桓楚:为人正直、刚强,是商纣天桥亏下八百镇诸侯之首,被封为东伯侯,是纣王之原配夫人姜王后稿培的父亲,总镇东鲁二百路诸侯。 2、西伯侯姬昌: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敏敬神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国...
商朝时期诸侯国众多,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可知当时的诸侯国至少有800多个。其中最大的诸侯有四个,分别是东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商朝中央政权对商族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度相对薄弱。各附属...
沚国:又称沚方,任姓,为商朝诸侯国,位于商王朝西北部(今陕西北部,或说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商王武丁时期,国君沚瞂臣服商王朝,并成为商王武丁信任的大将。沚国曾遭到西北的邛方和北部的土方攻击。商王文丁之后的卜辞和文献不再见沚国,可能在商王乙时期遭灭国之灾。妇好常从沚征伐土方、鬼方。沚国夹在土方和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