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蛙的作者是 咏蛙的作者是杨收、李世民、薛瑄、严嵩、张璁、郑正鹄、毛泽东。杨收 杨收,字藏之,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少以神童著称,十三善文,里人多造其门观赋诗,以至压坏藩篱。原文:咏蛙 兔边分玉树,龙底耀铜仪。会当同鼓吹,不复问官私。白话译文:在月宫,蟾蜍和白兔分列于桂树的两旁;在地上,蟾蜍...
《咏蛙》是唐代诗人杨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一虚一实,或用典故,或描形态,把蛙的动人之处活画出来了;后两句表示设想,借物咏怀,表现了少年诗人的崇高志向和博大胸怀。此诗题为“咏蛙”,但诗中未提蛙字,连用四个典故,颇具新意。杨收(816-869年),字藏之,同州冯翊县(今陕西省大荔县)人。...
1910年秋,少年毛泽东离开韶山,到东山学堂入学,期间,少年伟人作了一首绝句。这就是现在流传很广的《咏蛙》诗。咏蛙诗/毛泽东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很多人折服于诗词流露出的冲天霸气。睥睨八方,古往今来,舍我其谁,读着极为振奋。又写于17岁的年纪,而正是这个...
是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古·咏蛙》。《七古咏蛙》是现代诗人毛泽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通过对青蛙所处的环境和它的形象以及心态的描述,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少年时期的远大抱负和博大的胸怀。既对那些富豪子弟嘲讽蔑视,又表达了年轻的毛泽东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尚还朦胧的领导群伦的英雄意识。诗歌原文:七古...
1987 年 7 月 17 日, 《羊城晚报》刊发了徐秋良所写的题为 《毛泽东 〈咏蛙〉诗》一文。随后, 《咏蛙》诗被毛泽东诗词学界人士普遍接受。该文全文如下:“1910 年秋, 毛泽东离开韶山, 考入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读书期间, 他写过一首 《咏蛙》的诗。其诗是: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杨树下养精神。
《七绝·咏蛙》是毛泽东1910年,许下“埋骨何须桑梓地,学不成名誓不还”入读湖南省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后写下的,这学堂因为是当年曾国藩创立湘军为后人的子弟创建的,这些子弟中不乏纨绔之徒十分看不起穷乡僻壤来求学的毛泽东,他们中有些人就对少年的毛泽东冷嘲热讽,毛泽东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矮人一等,为此毛泽东就写下...
1910年,17岁的毛主席就曾写下壮志凌云的诗作《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同年,主席考入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临行前为父亲写了首明志诗《赠父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911年春,在东山...
咏蛙 作者:李世民(唐)独坐井边如虎形,柳烟树下养心精。春来唯君先开口,却无鱼鳖敢作声。注: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2 咏蛙 作者:薛瑄(明)蛤蟆本是地中生,独卧地上似虎形。春来我不先张嘴,哪个鱼鳖敢吭声。注:薛瑄(1389-1464年),明代著名诗人,世称“薛河东”。3 咏蛙 作者...
3、《七绝·咏蛙》是近现代毛泽东的一首七绝。十六岁的毛泽东当时正在离家乡五十多里的湘乡县东山小学求学,他胸怀大志,关注人间不平。看到学校附近山清水秀的良田美景,于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此诗极富感染力。描述出青蛙的气势豪迈,有权威,有信心,充分表达了“万里江山我为主”的宏伟志向,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