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南京条约》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是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内容有:割让香港、五口通商、勒索巨款、协定关税、取消洋行制度、开设租界、领事裁判权...
[名词解释] 南京条约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842年因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把香港割让给英国;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割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Treaty of Nanking),又称“万年和约”“白门条约”“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以下是对《南京条约》的详细解释: 一、签订背景与时间 背景:该条约是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的结果。 时间:1842年8月29日(清朝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与...
《南京条约》名词解释:南京为英国占领军下设的军事首脑机关,实际上成了英国侵华总司令部。名词活用为动词。《南京条约》名词解释:列强派驻北京的专管侵略、屠杀、欺压中国人民的公使。名词活用为动词。《南京条约》名词解释:东南沿海的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行无阻,并自由从事航运,中国军队必须尊重外国的法律和习惯...
题目[名词解释] 中英《南京条约》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是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签订,主要内容是确定五国通商,赔款2100万元;割让香港;关税协议等条规,标志着中国社会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转变。反馈 收藏
《南京条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马江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开放的第一个通商口岸。主要内容: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派员驻华商务监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虎门...
【名词解释】中国条约(1842年)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指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迫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江宁)条约》。 这是我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割香港给英国;赔款共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税率不超过值百抽五。1843...
《南京条约》,清廷原称“万年和约” ,后世又称“江宁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朝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南京条约名词解释南京条约名词解释 1、通商口岸。列强在中国设立的各种通商口岸,均系强迫性的。指定的“东三省”、台湾及南海等地为通商口岸。 2、比较优惠。“四口通商”之后,对外贸易的待遇由政府决定,列强给予外国商人的特权大大减少。同时,又以各种方式规定,凡外国船只进出长江必须先到上海,而后经海关检查,交纳货...
2、《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是近代中国走向半殖民地的第一个重要标志。条约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废除“公行”制度。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