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天子直接领导朝中辅政大臣,辅政大臣统领诸侯王,各诸侯王管制卿大夫,卿大夫管制老百姓。上级统管下级,犹如大脑指挥手足那样灵便,下级服从上级就象手足能够保护大脑一样。上下互相保护,国家就能长治久安,封建时代的欧洲各国,也存在着“金字塔”式的等级制度。 上述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简要说明。
上曰:“临乱之君,各贤其臣;令皆觉寤,天下安得危亡之君?”(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注]①房:指京房,汉元帝时为郎、魏郡太守。②宴见:在皇帝公余时被召见,有别于朝见。③上:指汉元帝。④幽、厉:周幽王和周厉王,周朝的昏君。(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①行拂乱...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②,迨③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__ (《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1019—1086年...
他自己说:”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就长远,就可以终身不忘。”等到司马光年龄大了,读遍古人典籍,知识渊博,记忆牢固。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骑马走路,有时半夜睡不着觉,吟咏读过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阅读 文言文阅读 文言题类 文言文阅读——翻译 【文言文】内容理解 ...
A.“二十四史”是24种纪传体断代史的合称,自《史记》起,至《明史》止,宋人司马光等所编的《资治通鉴》不在其中。 B.散曲是由词蜕变出来的一种歌曲,它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高祖还乡》是元代著名的一首小令。 C.《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老残游记》《官...
①中重点词语有:尝,曾经;为,是。句意为:曾经掌管编写《资治通鉴》,是当时的有名的功臣。②中重点词语有: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句意为:等到(司马光)长大了,他读遍了古代书籍,见多识广,记忆牢固。(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可知...
臣光⑤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装矩佞⑥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闲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⑦也臣者影也表动则影随矣。”(选自《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 唐纪八)①上:唐太宗,李世民。②受赇(qiú):受贿。③司门:官名,掌国门的...
说的是刘备三顾茅庐之事,由此可知【甲】文“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句子是“虚心”的表现,概括为:刘备三顾茅庐。(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甲文:“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
光极言:“公私困敞,不可举事,而京兆一路皆内郡,缮治非急。宣抚之令,皆未敢从,若乏军兴,臣当任其责。”于是一路独得免。《资治通鉴》未就,帝尤重之,以为贤于荀悦《汉纪》,数促使终篇。及书成,加资政殿学士。帝崩,赴阙临,卫士望见,皆以手加额曰:“此司马相公也。”所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