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优势理论:历史背景 理论背景:不同时代不同国民的不同富裕程度,曾产生两种不同的关于富国裕民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其一,可称为重商主义;其二,可称为重农主义。——《国富论》绝对优势理论:历史背景 重商主义(15-17世纪):流通是财富的源泉。重商主义提出的富国两大手段,虽是奖励输出和阻抑输入,但对于...
1.理论的背景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从劳动成本角度分析了贸易产生的原因,但对两国如何分配贸易利益即交换比率的确定之时做了理论的假定,并未进行分析。李嘉图是假定了而不是解释了比较优势。两者没有解释劳动生产率和国家间比较优势的差别,也不能解释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获利的影响。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存在许多苛刻...
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Smith认为由于自然禀赋和后天有利条件不同.各国均有一种产品生产成本低于他国而具有绝对优势.按绝对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和交换,各国均可获益。Ricardo发展了Smith的观点.认为决定两国能否进行专业化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基础不是绝对成本的差别.而是...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 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 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 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结构和利益分配。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 第1节重商主义的贸易观 ...
第第2章章 古典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一重商主义理论和政策主张一重商主义理论和政策主张二二 亚当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说斯密的绝对利益说三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三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一重商主义理论和政策主张一重商主义理论和政策主张n理论产生背景:理论产
重商主义绝对优势论比较优势论 一、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与主要观点 (一)时代背景重商主义产生于14-17世纪,重商主义的产生有三个前提条件:1、欧洲的地理大发现2、航运的发展导致欧洲商业的繁荣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Copyright©2003PearsonEducation,Inc.Slide1-2 (二)重商主义的...
一、亚当·斯密与绝对优势论 (一)绝对优势论产生的背景(二)亚当〃斯密其人 1.代表人:亚当·斯密(AdamSmith)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国际分工理论的创始者。2.代表作:《国富论》,于1776年出版。3.时代: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第一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第一节 绝对优势...
第一节绝对优势理论 第二节比较优势理论 第三节相互需求理论 第四节比较优势的度量指标 ©CopyrightsByQiuhongWang,JianpingHan,XiaojuanGeng&KaijunChen 2 一、重商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二、重商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重商主义理论的主要缺陷 ©CopyrightsByQiuhongWang,JianpingHan,XiaojuanGeng&KaijunChen ...
(1)贸易基础:绝对优势,即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成本绝对少于另一国; (2)贸易模式: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3)贸易利益:双方均可获利。 三、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一)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1772年一1823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的主要经...
产生背景:重商主义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16-18 中) 第一节绝对优势理论 第二节比较优势理论 第三节相互需求理论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1760S—1970S ) Mercantilism ? 产生于 15 世纪,流行于 16 、 17 世纪,瓦解 于 18 世纪下半期。 ? ⑴一种政策体系: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采 取的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