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新出台的《学前教育法》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将保育教育的方式、内容纳入规范管理范畴,对学前教育“去小学化”作了明确规定。规定:幼儿园不得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任何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开展半日制或者全日制培训,不得教授学前儿童小学阶段的课程。幼儿园与小学应当互相衔接配合,共同帮...
近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针对广受关注的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学前教育法明确幼儿园不得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随后,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治理幼儿园、小学超前超纲教学的不规范行为,坚决防...
早在2012年,教育部网站就发出《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规定存在“小学化”现象的幼儿园和举办招生选拔考试的小学一律不得参与评优、评先。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
科学保教 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 此外,新出台的《学前教育法》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将保育教育的方式、内容纳入规范管理范畴,对学前教育“去小学化”作了明确规定。 规定:幼儿园不得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任何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开展半日制或者全日制培训,不得教授学前儿童小学阶段的课程。幼儿园...
幼儿园去“小学化”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问题。作为幼儿接触的第一个小社会,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幼儿身心健康、社会交往、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因此,需要从根源上改变对学前教育的看法,不能将学前教育简单地视作小学的预备阶段,更不能以此来作为...
早在2010年,教育部就明确提出,要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之后也一再重申。此次从立法角度强化这一要求,就是要做到幼儿园“去小学化”有法可依。学前教育要重视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不能过早进行小学化知识教育,这是从幼儿身心成长规律出发。但幼儿园“去小学化”切实落地,家长们也曾面临困惑。比如...
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在提前学习小学课本内容,脱离幼儿学习与发展特点的机械背诵、简单练习和抽象讲解,对学习结果的高要求、答案标准化、行为规范统一化等教育内容、方法、评价要求几个方面。 其中,最核心的是方法的小学化。 学校教育的特点是...
也可以听明白别人的需求。鼓励孩子多说、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而英语作为语言的一种,也是可以尽早启蒙,新课本改革后直接上对话,要求更高。同样不建议用死记硬背的方式逼迫孩子学习。去小学化≠不学,幼小衔接也不是单纯的知识衔接。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能力才是重点。
“去小学化,是中国特定背景的问题,我们的教育相关评价体系存在一些问题。过度的学习负担从小学传导进了幼儿园,所以小学化问题的解决,仅仅靠学前教育法是解释不了的,但可以一定程度上规范幼儿园行为。不能把去小学化变成过度形式化的东西。在游戏中能认...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基础教育相关问题成为焦点之一。其中,汉语拼音的学习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徐旭东的关注。对此,业内专家表示,这背后实际反映了我国关于幼儿园“去小学化”“零起点”教学之困还有待破解。徐旭东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许多家长反映,公立幼儿园不教汉语拼音,而小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