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全体航天人技术突破的努力: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卫星通信的带宽和速度将大幅提升,星间通信、卫星与地面网络的融合将更加紧密,形成天地一体化的信息网络;另一方面,卫星互联网产业上下游技术将进一步释放到民用市场级应用中,带动通信、导航、军用...
卫星互联网是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产物,即在太空使用低轨高通量卫星以实现高带宽低时延宽带覆盖,这些卫星组成的 星座便可作为空中基站来达到与地面移动通信类似的效果。 卫星互联网主要以低轨卫星为主进行搭建,低轨卫星一般指高度在 500~1500 km,质量在100~1000 kg的现代卫星,其 制造和发射成本低,落地信号强...
北斗:北斗星座全球组网已完成,投资重点集中于用户段,优选成长性好、壁垒较高的赛道中业绩兑现度高的标的。在特殊机构市场,目前正处于北斗三号的大规模换装期,换装将贯穿整个“十四五”时期,相关需求预计持续爆发。时空信息集团成立有望加速北斗产业化落地,利好全产业链发展。 卫星互联网:星座尚未实现组网,当前时点自上...
其中提到,积极布局卫星互联网。合理布局北斗系统、遥感卫星等基础设施。构建“河南系”高中低轨卫星融合星座,整合提升全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南分中心。统筹建设卫星接收站网等地面设施,实现多站协同运行。到2025年,完成38颗卫星组网及373座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北斗三代升级,建成立足中...
卫星互联网与北斗 4月20日,卫星互联网也被纳入了新基建的领域,很多同学就问了,什么是卫星互联网呢?我们现在通信主要靠手机,而手机是依靠移动通信系统的,那移动通信系统就包括了很多基站,还有地底下埋的光纤光缆天线等等,那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卫星互联网就是把这些中间的信号传输设施移到了太空中。为什呢这么...
1. 北斗导航发展脉络三步走战略:北斗导航截止到北三是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在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的国家;第二步在2012年底完成北斗二号系统,实现从有源定位到无源定位,定位精度大幅提升并能覆盖亚太地区;第三
图:北斗接收机分类 来源:前瞻经济学人 导航终端/接收机技术趋势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兼容多种导航卫星系统;二是形态多样化,与通信设备相互融合;三是与声光电磁和机械惯性等其他时空信息相互融合,形成更全面的环境感知能力。 卫星导航终端从功能角度看,可以分为导航接收机+应用部分。有的导航终端功能很多,定位导航只是...
商用卫星产业发展迅猛,有望引领全球进入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2022年,我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14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47亿元,2023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放开卫星互联网设备进网许可管理,进一步拓展了商用卫星互联网发展空间,相应的,也应加快商用卫星互联网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提升我国太空领域安全综合防御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北斗系统还具备短报文功能,支持每次发送120个汉字的信息量,这一特色功能在其他几个卫星导航系统中并不存在。此外,卫星导航终端设备种类繁多,包括手机、专业手持终端、车载/船载/机载终端以及各种防务领域终端等。据统计,2022年智能手机在卫星导航终端设备中的应用占比达到了31%,而乘用车导航仪(...
海格通信近两年也在逐步加大在无人系统、卫星互联网等战略方向的投入,同时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此外,近两年,海格通信的北斗导航业务在巩固特殊机构业务的基础上,重点拓展了交通、应急、能源、农林渔等行业的民用市场,正逐步形成深度应用、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大众市场上,海格通信也在发力。2023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