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前高工质疑:九章量子算法的万亿倍高效,可能是乌龙 质疑方:杨学志 1988年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IEEE高级会员。1998年进入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图像压缩方向。 杨学志(本人提供) 2000年进入华为公司,长期从事无线...
有人拿来了精密仪器专业的招生简章,杨学志一看都是和导弹、大炮相关的,就报了这个专业。 读博期间的杨学志 12年整,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和博士后,杨学志都在学习和研究精密仪器技术。 但是一毕业,他却去了华为,从零开始学通信。 博士毕业时的杨学志 2000年,杨学志30岁,这年他博士后毕业,并面试进入华为工作。 ...
(杨学志毕业于清华大学,2000.7~2012.9任职华为,IEEE Senior Member,4G奠基性技术“软频率复用”的发明人,《通信之道》作者,现为无线通信技术独立研究者。本报记者冯庆艳、刘创采访整理)
首先,杨学志表示5G所采用的技术与4G相比,并没有进步,甚至在一些技术上的选取是退步的,带来了更高的成本。 其次,杨学志称,5G只是盲目追求高的网络速率、低延时和大连接,至今5G的应用场景模糊。最后,他说,移动通信和WiFi是ct与it两大生态系统的博弈,WiFi的商业价值高于移动通信。那么杨学志的言论是够过于偏激?对错参...
杨学志 清华大学 工学博士 华为的创新,如果没有达到哲学的层次,只能在平庸里面觅食。 历史上,华为是跟随策略,不需要创新。 现在是需要创新的阶段。终端,汽车,芯片,操作系统,可以在创新的名义下进行,但还是跟随。 5G,在产业上可以说是领先,在学术上还是跟随。 目前华为核心技术上最激进的动作就是推动polar码的...
在我们国内人们最期待的就是5G网络了,但是5G网络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有个人却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他就是华为公司的前研发博士杨学志博士。前段时间写了一篇《5G将是一个彻底失败的通讯技术的文章》,随后火了起来。杨博士对这篇文章从方三个方面讲述了“5G无用论”,那么现实中五G网络真的很美好吗?
11月19日,前华为工程师、通信专家杨学志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称,客观地说,华为主推的Polar码首次入选5G短码信令标准是标志性意义的,这是首次有中国公司进入了基础通信框架协议领域,为自己争取到一定话语权。 但他同时强调,也不能过于夸大,在全球几大通信巨头围绕5G标准的博弈中,美国的高通还...
谁是杨学志 阳光foky 华山论剑 15 是吗 『素质~素质 威震江湖 14 问道苍冥 傲视群雄 16 不知道啊 分水岭10086 华山论剑 15 不懂-_-# 绝色妖精水天姬 名动天下 11 他什么也没说啊 宝钰不可轩 傲视群雄 16 5G的事谁也不知道会怎么发展 Jazz黑 威震江湖 14 只要参与了标准制定,那就...
曾在华为工作12年之久的杨学志,在《通信之道》中写道:“(CSDN注:从那以后)凡是有利于建立公司技术创新形象的技术,都要申请专利,如果有可能,还要发表文章。如果是特别好的技术不申请专利,在智力投入这么密集的情况下,万一被其他人独立想到并且申请了专利,这个损失就大了。”正因此,华为对待专利的态度,也...
【文/ 杨学志】 无线通信产业已经发展了四代,目前正处于5G产业化前夕,是当下到一个最热的话题,5G如何发展,前景如何,是各个方面包括学术界、产业界、投资界以及政府都非常关心的。另外,中国已经启动6G研究的消息也见诸报端,未来无线通信产业如何发展,是不是会继续有6、7、8、9G,也引起了大家的关切。为了回答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