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禅入书——黄庭坚《华严经疏卷》沉凝浑厚的运笔特色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行书源头来自二王,效法颜真卿、杨凝式等,近学苏轼等。《华严经》是大乘佛教华严宗据以立宗的重要经典。《行书华严经疏卷》花绫,行书,纵25.1厘米,...
行书华严经疏卷所属分类:古代碑帖集行书华严经疏卷 花绫 25.1×115 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行书华严疏卷》是黄庭坚写给化缘僧人换取银两的。整卷运笔沉凝浑厚,笔势遒健,刚健中含妍媚。颇得颜真卿的遗韵,是他盛年时行草书代表作。此卷曾经明韩世能、清汪日章收藏,钤有“古心堂”、“雷氏裕之”、“钱唐汪曰丞...
华严禅寺在北宋京城开封府曹门外,系皇祐年间(1049~1053)宋仁宗皇帝为延临济高僧道隆禅师所赐建,事见《五灯会元》卷十二『华严道隆禅师』章。山谷《华严修造疏》见《别集》卷十二: 遍照如来世界海,宝严宫殿;赵州古佛三十年,折脚绳床。道不虚行,理惟一味。此...
又称华严经疏、新华严经疏、清凉疏、华严大疏、大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本疏叙述新译华严经(八十卷华严经)之纲要,并解释其文义。系针对当时华严宗僧多违背祖师法藏之教说,故作此书复兴祖师本旨。全书分十门,即:(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教体浅深,(六)宗...
华严经疏 首页>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佛学大词典 (一)凡二十卷。唐代法藏着。全称华严经探玄记。又称华严探玄记、探玄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本书叙述六十华严经之大要,并解释经之文义,旨在阐释华严宗之中心教义。(参阅‘华严经探玄记’5252)...
黄庭坚《华严经疏卷》行书,湖色花绫本墨迹,尺寸25.1厘米×115厘米,19行,113字。约元祐初(1086年)作于京师(开封),原件现存上海博物馆,乃黄庭坚写给化缘僧人换取银两的,颇得颜真卿的遗韵,是他盛年时行草书代表作。整卷运笔沉凝浑厚,笔势遒健,刚健中含妍媚。
又称华严经疏、新华严经疏、清凉疏、华严大疏、大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本疏叙述新译华严经(八十卷华严经)之纲要,并解释其文义。系针对当时华严宗僧多违背祖师法藏之教说,故作此书复兴祖师本旨。全书分十门,即:(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教体浅深,(六)宗...
华严经疏钞玄谈 登录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演義鈔卷第一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題目並撰人亦如前釋。 ▲隨疏演義鈔云將釋此疏大分為四一總序名意二歸敬請加三開章釋文四謙讚迴向為順經文有四分故若順序正流通則合前二為序分開章為正宗謙讚為流通為疏三分今初總序名意即是疏序亦云教迹麤分有四細...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摘自:佛学大词典 凡六十卷。唐代澄观撰。又称华严经疏、新华严经疏、清凉疏、华严大疏、大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本疏叙述新译华严经(八十卷华严经)之纲要,并解释其文义。系针对当时华严宗僧多违背祖师法藏之教说,故作此书复兴祖师本旨。全书分十门,即:(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