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汤,中药方:半夏汤的功效与作用,半夏汤配方及主治介绍,中医大辞典。《灵枢》卷十:半夏汤药方名称半夏汤别名半夏秫米汤(《兰台轨范》卷七)。处方半夏10克 秫米15克功能主治化痰和胃。主痰饮内阻,胃气不和,
半夏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处方】半夏(汤洗去滑,焙干)3两,芎藭1两半,细辛(去苗叶)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干姜(炮)1两半,人参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锉)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杏仁30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生研)。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
两仪幻境:张仲景那个时代对药物归经还没搞得太清楚,误以为黄芩归胃经,所以半夏泻心汤这个方子里面有些错误,以讹传讹几千年了不知害了多少人,本来应该是升脾降胃的药,黄连能降胃但只用了3克,干姜能升胃却用了9克,所以根本就没法降胃,而黄芩不归胃经不参与降胃 2小时前回复 纯初聊U 太好了!老师教的真好...
病情分析:小半夏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用于治疗呕吐、咳逆等症状。其主要成分和作用机制如下: 1.半夏:含量通常为12克。半夏是这种方剂的核心成分,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作用。它能够缓解胃肠不适,尤其对因痰湿引起的呕吐有较好疗效。 2.生姜:常用量为9克。生姜在中医中被认为有温中止呕、散寒解表的功效。
大半夏汤 原文: 《金匮要略》: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歌诀: 朝食暮吐胃脾寒,脉数而微便结丸,血弱中虚胸见冷,脾伤不磨谷消难,此名胃反宜填气,白蜜人参半夏餐,半夏和中止呕逆,蜜参养气建中观。 组成用法: 组成:半夏二升(洗完用)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
以半夏四钱,厚朴一钱,紫苏叶一钱五分,茯苓一钱三分,姜三片,水煎,食后服。每用此汤调理多效。(《赤水玄珠》)方歌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金匮要略》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2.方论选录 《医宗金鉴...
半夏泻心汤是一种中医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如心下痞、呕吐、肠鸣下利等症状。其方剂组成和解析如下: 组成: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大枣、人参。其中,半夏的用量较多,为君药,其他药物用量相对较少。 方解:半夏泻心汤的方剂配伍体现了中医的寒热互用、辛苦并进、补泻兼施的治疗原则。 1. 半夏...
方剂组成:半夏 15,生姜 24。 方解:半夏下气逐饮,生姜温中降逆,故治胃中有水饮而呕逆不渴者。 临床应用:本方为治呕吐的主剂,乃医家所周知者,不过本方所治应以胃有水饮为主,呕而不渴,饮食不得下咽,皆胃有饮的症候,为应用本方的适应症。
东垣云:辛药生姜之类治呕吐,但治上焦气壅表实之病,若胃虚谷气不行,胸中闭塞而呕者,惟宜益胃推扬谷气而已,此大半夏汤之旨也。 3.《古方选注》:大半夏汤,通补胃腑之药,以人参、白蜜之甘,厚于半夏之辛,则能兼补脾脏,故名其方曰大。以之治胃反者,胃中虚冷,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