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医竟日,于《灵》、《素》、越人、长沙、《千金》、《外台》,暨元明诸老作,靡不淹贯。信于斯道三折肱者,夙深钦佩。 今君以所着《医门补要》示,余受而读之,如诵白香山诗,老妪都能解说,而又撷经之腴,搜方之秘,其言甚简,而其治甚验,洵医林之宝筏,寿世之奇珍也。爰属付剞...
《医门补要》,作者:[清]赵濂, 《医门补要》,综合性医书。三卷。清·赵濂撰于1883年。上、中二卷为医法补要,论述内、外科等多种病证的证候、治法和方药。下卷为见症实录,记载治案196条,反映了作者各科的临床经验。赵氏在治法上敢于创新,对外科杂证的手术治疗、外治
医门补要 清 赵濂 自序一 业医者多矣,而医书尤多,大都繁征博引,专执一偏,尊信太深,误人匪浅。又或胪列方症,论绪弗详,用以治人,率皆不验,比比者更未易屈指数。盖书多而无补生人之用,即谓之无书焉可也。忆余自侍皇太后疾,辞都门,由海上归故里,过京口,揽金焦之秀,获晤竹泉赵君。谈医竟日,于...
《医门补要》,综合性医书。三卷。清.赵濂撰于1883年。上、中二卷为医法补要,论述内、外科等多种病证的证候、治法和方药。下卷为见症实录,记载治案196条,反映了作者各科的临床经验。赵氏在治法上敢于创新,对外科杂证的手术治疗、外治和民间效方都比较重视。书末附载《先哲察生死秘法》等三篇。全书内容简要...
《医门补要》禁食宜辨 人生皆赖谷气入胃,化生气血以长精神,半日不食则气衰,一日不食则气少,断食七日则死。惟时疫霍乱,邪盛里实,食滞当禁。其余有挟虚症,须得谷气以助药力,乌可不辨,一概禁与,致伤人命哉?迨饿极患者,恶闻食味,不能下咽矣。要在少食淡食,勿使伤食耳。故伤寒时疫,食滞霍乱,初起若进...
《医门补要》·卷中清朝 医门补要 赵濂 著 大 中 小 鼻渊 脑户久为湿热上蒸,外被风寒裹束,鼻通于脑,气亦壅塞,时有腥脓渗下,如釜底常有薪炊,则釜中自生变味,气水涓涓而滴,名曰鼻渊。乃肺脑实火,以清肺饮(方见后),引加猪胆汁(一个)冲服。胆可通脑,以有情入无情,转能制病。十数服自效。
《医门补要》妇人腹痛宜辨 妇女有满腹串痛者,有痛在一处不移者。有寒留胃脘作痛者,宜温散中焦。有虫扰腹痛者,宜安其蛔。有肝气闭塞痛者,宜平肝和胃。有气裹水,腹中漉漉,有声而痛者,宜导吐痰涎,或行针灸。有血瘀气滞,腹内生癖痛者,宜理气逐瘀,加以针灸数次。有胃汁枯槁痛者,宜甘润胃阴。有中气...
忆余自侍皇太后疾,辞都门,由海上归故里,过京口,揽金焦之秀,获晤竹泉赵君。谈医竟日,于《灵》、《素》、越人、长沙、《千金》、《外台》,暨元明诸老作,靡不淹贯。信于斯道三折肱者,夙深钦佩。 今君以所着《医门补要》示,余受而读之,如诵白香山诗,老妪都能解说,而又撷经之腴,搜方之秘,其言甚...
医门补要 作者:赵濂(清) 出版年:公元1644-1911年 下载本书电子版 纠错 推荐1 收藏6 评论0 目录 简介 评论 自序一 自序二 卷上 ├─外症用刀针法 ├─火针不可轻用 ├─治筋缩法 ├─治足筋缩法 ├─浮皮兜脓须剪开 ├─升药所忌 ├─背部湿痰块...
医门补要 自序一 业医者多矣,而医书尤多,大都繁征博引,专执一偏,尊信太深,误人匪浅。又或胪列方症,论绪弗详,用以治人,率皆不验,比比者更未易屈指数。盖书多而无补生人之用,即谓之无书焉可也。忆余自侍皇太后疾,辞都门,由海上归故里,过京口,揽金焦之秀,获晤竹泉赵君。谈医竟日,于《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