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院简介、2024年计划招生人数、学费、学制 北京大学是全球智能学科的诞生地。1985年,北京大学以数学系、计算机系、无线电系为主体,以学科交叉为特色,成立了信息科学中心。依托信息科学中心,1988年成立了北京大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2002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智能科学系,200...
北京大学是全球智能学科的诞生地。1985年,由学部委员程民德先生和石青云院士发起,以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机系、无线电系为主体,联合全校十余个系所,利用北京大学综合学科优势成立信息科学中心,并于1988年建立了北京大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面旗帜。2002年...
榜单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勇夺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前三甲;深圳技术大学、合肥大学和重庆科技大学雄居2024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前三强。北京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跻身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研究型)前3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沈...
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是由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独立事业法人单位(以下简称“北大武汉院”)。基于北京大学人工智能优势力量,北大武汉院在通用人工智能、全息社会、智慧城市、数字社会、孪生城市、社会治理等领域组建高水平、跨学科研究团队,旨在建成具有鲜明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人才汇聚高地。构建(教-学-研-产)全...
8月30日上午十时整,北京大学智能学院2022年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在北京大学昌平新校区国际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智能学院院长朱松纯,智能学院党委书记吴玺宏教授,王选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汤帜,智能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罗定生,以及北京大学智能学院、王选计算机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院教师代表、智能学院2022级全体研究生新生...
2009年底应邀回国,任北京大学数字视频编解码国家工程实验室广州中心副主任。2012年3月任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任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协同式问题求解的研究,目前的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多媒体检索、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董豪 帝国理工学院 计算研究博士322 人赞同了该文章 导师简介 董豪,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当前研究工作围绕智能机器人的泛化操纵、具身导航、感知和自主决策展开 。担任NeurIPS 2023、CVPR 2023-2024领域主席、AAAI 2022-2023高级程序委员、ICRA副编委、中国科技...
一、学院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前身为智能科学系,为国内第一个智能科学系,2007 年形成国内首个完整的 AI 专业人才培养体系,2021 年凝聚优势,服务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于 12 月 18 日成立智能学院。智能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与人工智能(待批准)两个学科,并联合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和北京大...
012023级博士郭若皓郭师兄个人照片郭若皓(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视觉实验室2019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2022年获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2021年获国家奖学金,2020年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智能...
4月24日,代理公司回应,“机器人太奶”是北京大学智能学院朱松纯院长的创意,机器人是开放平台,挥手、打招呼、跳舞等都可通过编程实现,“‘太奶式走路’是因为人形机器人首先追求的是稳定和速度,拽它拖它都不会倒,可跑可空翻,配齐后售价80万左右。”这款机器人因走路怪异在网上走红(图源:大象新闻)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