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理解是,动力臂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是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5. 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即 L1F1 = L2F2。这个公式描述了在平衡状态下,作用在杠杆两端的力和它们的力臂的乘积是相等的。
动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称为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L1的距离称为动力臂。阻力臂:阻力的作用线到支点之间的距离称为阻力臂。符号是L2,以支点为中心分开一块木头,那么你用力的那个位置到支点就是动力臂,而另一半便是阻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2叫作阻力臂。
1. 确定支点:首先需要找到杠杆的支点,支点通常是一个固定不动的点,是杠杆绕其转动的中心点。2. 确定动力和阻力:在杠杆上确定使杠杆转动的力(动力)和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阻力)。3. 测量动力臂和阻力臂:使用直尺或卷尺等工具,分别测量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即为动力臂和阻力臂。4. 比较动力臂和阻...
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2叫作“阻力臂”。如果把从动力点到支点的棒长距离作为动力臂,或把从阻力点到支点的棒长距离作为阻力臂,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认识不清所致。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 ...
阻力臂动力臂阻力动力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1)依据杠杆原理公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得p×d×2√=250×1.2×2√,即p=300d;(2)当d=2.4m时,p=125N,即杆的另一端所加压力为125N. 结果一 题目 动力阻力臂 答案 1、找支点、动力、阻力2、画力的作用线(延长力的示意图)3、过支点...
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的表示符号分别是F1和F2和L1和L2,则平衡条件为:F1L1=F2L2.故答案为: F1L1=F2L2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者匀速转动,这根硬棒就称之为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符号表示为:F1L1=F2L2. 杠杆的平衡条件...
阻力臂 阻力臂是指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作“阻力臂”,符号为 L2。 动力臂 动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作“动力臂”,符号为 L1。 杠杆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组成杠杆的五个要素是:动力、阻力...
在起重机的吊臂结构中,动力臂和阻力臂是两个关键部分。动力臂是起重机吊臂上施加动力的部分,它负责产生力矩以举起重物。而阻力臂则是承受重物重力的部分,它经历着由重物产生的阻力。 二、功能和作用 1. 动力臂:动力臂是起重机吊臂的动力来源,通过液压或其他动力系统...
阻力臂是指阻力作用点与物体支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机械学中,阻力臂通常用米(m)作为单位。 3. 阻力和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与动力和动力臂类似,当阻力不垂直于支点时,可以将其分解成两个分量:一个垂直于支点方向,即为垂直阻力;另一个平行于支点方向,即为水平阻力。因此,在计算物体所受合成阻力时,需要考虑到这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