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当人们的心念执着于外境,产生分别与计较时,便陷入了烦恼之中;而当心念能够超脱外境,不再执着,便是达到了觉醒的菩提状态。 烦恼与菩提并非截然二分,而是心念转化的两个面向,强调通过内在的觉知和放下对外境的执着,实现从烦恼到菩提的转变。 禅修者应当学会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违缘...
看法:心迷了就是众生,心悟了就是佛!心念执着了就烦恼,心念出离了就菩提。想法:“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这只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烦恼,什么是菩提。用来纠正错误知见的标尺!举例:贪嗔痴慢疑!起贪念!执着于贪,纠结于贪,那么这个贪就是烦恼。起贪念!不执于贪,不纠结于贪,那么这个贪就是菩提。#心...
“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前一念执着于外境就是烦恼。后一念超离外境则当下是佛。”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心经里说“观自在菩萨” 道德经里说“万物并作,吾以...
《六祖坛经》“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 梵香禅心于20240625发布
复次,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华严经》著境 执着心 执着有“我” ,离境 就是无我 法空
每日禅 |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图片来源:永觉法师油画 本公号原创文章欢迎转发朋友圈微信群 若要投稿、合作、转载,请添加王子敬微信:Prajna-paramita1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发布于 2023-09-11 13:36・IP 属地北京 赞同1 分享收藏 写下你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发表第一个评论吧登录知乎,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更懂你的优质内容 更专业的大咖答主 更深度的互动交流 更高效的...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 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灵性觉醒 #知行合一 - 回归☯本源于20240805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3.2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 🌹佳公子 云在青天于2024061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32.4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c +关注 呦兮小猴猴 2016-12-4 04:12来自iPhone客户端 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û收藏 转发 评论 ñ赞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