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前后端不分离的情况下,路由都在后端统一管理,简单的方法比如用户管理页面/user/那么他里面使用的接口都使用/user/add、/user/delete等相同前缀,那么只要判断用户拥有/user/权限就可以访问 /user/* 所有接口。 前后端分离后面临的问题: 前、后端分别有自己的路由,且一个页面会同时调后端多个不同模块下的接口,这...
比如页面1的meta增加属性标识可访问的角色为a和b 页面 一个页面即一个前端页面,比如首页、用户管理页、资源管理页等。 基本思路为:前端路由保持不变,数据库存储菜单结构、页面权限控制(可以直接做成一个页面来方便管理)等,前端根据数据库中的菜单结构和权限信息来渲染一个菜单出来并只显示其有权限的菜单,并在路由...
传统前后端不分离的情况下,路由都在后端统一管理,简单的方法比如用户管理页面/user/那么他里面使用的接口都使用/user/add、/user/delete等相同前缀,那么只要判断用户拥有/user/权限就可以访问/user/*所有接口。 前后端分离后面临的问题: 前、后端分别有自己的路由,且一个页面会同时调后端多个不同模块下的接口,这样...
两张表的字符集不一样,且字段一个为NULL一个非NULL。 key_len 的计算规则和三个因素有关:数据类型、字符编码、是否为 NULL key_len 62 == 20*3(utf8 3字节) + 2 (存储 varchar 变长字符长度 2字节,定长字段无需额外的字节) key_len 83 == 20*4(utf8mb4 4字节) + 1 (是否为 Null 的标识) ...
前后端分离之后,后端并不会保存任何用户信息,只能通过前端传输的 token 进行校验,这里参考 Shrio 的实现思路,自己撸一个注解来实现权限校验。 /** * 权限注解 */ @Target({ElementType.TYPE, ElementType.METHO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后端权限 传统前后端不分离的情况下,路由都在后端统一管理,简单的方法比如用户管理页面/user/那么他里面使用的接口都使用/user/add、/user/delete等相同前缀,那么只要判断用户拥有/user/权限就可以访问 /user/* 所有接口。 前后端分离后面临的问题: 前、后端分别有自己的路由,且一个页面会同时调后端多个不同模块下...
后端权限 传统前后端不分离的情况下,路由都在后端统一管理,简单的方法比如用户管理页面/user/那么他里面使用的接口都使用/user/add、/user/delete等相同前缀,那么只要判断用户拥有/user/权限就可以访问/user/*所有接口。 前后端分离后面临的问题: 前、后端分别有自己的路由,且一个页面会同时调后端多个不同模块下的...
近几年随着react、angular、vue等前端框架兴起,前后端分离的架构迅速流行。但同时权限控制也带来了问题。 网上很多前、后端分离权限仅仅都仅仅在描述前端权限控制、且是较简单、固定的角色场景,满足不了我们用户、角色都是动态的场景。且仅仅前端进行权限控制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权限控制,它只是减少页面结构暴露、增强用户体...
后端权限 传统前后端不分离的情况下,路由都在后端统一管理,简单的方法比如用户管理页面/user/那么他里面使用的接口都使用/user/add、/user/delete等相同前缀,那么只要判断用户拥有/user/权限就可以访问/user/*所有接口。 前后端分离后面临的问题: 前、后端分别有自己的路由,且一个页面会同时调后端多个不同模块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