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人物经历 1997年,毕业于原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留校于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工作至今。2009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10年-2011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妇产科系做访问学者。2016年,获聘为妇产科主任医师。2017-2019年,担任妇产科副主任。
刘明,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腾飞特聘教授,中组部“青年千人”,陕西省“百人计划”,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ence, Adv.Mater., Nat. Commun.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 140 余篇,发表在Science的工作引起广泛关注,并被《中国科学》头版报...
2013年度荣获西安交通大学 “ 青年骨干教师 ” 称号 研究领域 刘明教授长期从事微纳电子与集成器件方面的研究,如柔性传感、高温压力传感、电磁传感与辐射探测器件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Q. L. Fan, C. S. Ma, C. R. Ma,* R. Lu, S. ...
“做梦都想让这颗‘种子’在市场里开花结果,为社会所用。”作为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的一名教授,刘明一直致力于功能材料、微纳传感芯片及装置等方面的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培育的科研“种子”始终无法顺利推向市场。直到2021年,陕西省正式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他的创业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
刘明,男,1985年1月生,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热力系统的节能理论及动态特性的相关研究。2017年入选首批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2018年获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装备预研联合基金青年人才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
针对这一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刘明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摒弃了传统的设计策略,将超介电用于高温储能电容器的设计,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相场模拟指导下,构思并制备了以宽禁带HfO2为第二相,以BaHf0.17Ti0.83O3弛豫铁电为基体的自组装超介...
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14.01- 2019.12:西安交通大学 电信学部/微电子学院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11.07- 2013.12:西安交通大学 电信学院 讲师 /硕士生导师 2008.03- 2010.10:UT San Antonio, Department of Physics Research Scholar 教育背景 2005.09-2011.07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2001.09-2005.07 河北师范大学,...
近日,省级无党派代表人士、省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明教授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技术,有望为可穿戴设备提供长期稳定的能量来源。3月30日,陕西新闻联播报道了此项技术。 随着可穿戴智能电子设备和物联网传感器的不断发展,如何...
针对这一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刘明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摒弃了传统的设计策略,将超介电用于高温储能电容器的设计,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相场模拟指导下,构思并制备了以宽禁带HfO2为第二相,以BaHf0.17Ti0.83O3弛豫铁电为基体的自组装超介电纳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