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统拼音:xíng tǒng 刑统注音:ㄒ一ㄥˊㄊㄨㄥˇ 刑统繁体:刑統 刑统五行:水木 刑统的意思 刑统含义解释 刑统[ xíng tǒng ] ⒈ 我国封建社会刑法和刑律统类的简称。犹刑事法规的汇编兼训释。以《唐律疏议》为体例,结合当时施行的格、敕法令分类编成,自唐至宋,历代沿袭。始于唐宣宗大中年间的《大...
成语(Idiom):刑统(xíng tǒng)发音(Pronunciation):xíng tǒng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刑法的归统和统一执行。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刑统是中国法律领域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将刑法的执行权归总并统一执行。刑统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刑法的公正、一致和有效执行,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使用场景(Usage Sce...
刑统窦仪 公版免费书 / 经史子集 · 23万字更新时间:2015-12-26 18:38:52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品牌:汇聚文源 上架时间:2015-09-01 出版社:北京汇聚文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汇聚文源提供,并由其...
五代时期又有《同光刑律统类》和《显德刑统》,这些都是《宋刑统》编定的直接渊源。因而,《宋刑统》实际是唐末五代宋初一段历史时期内法律状况的综合反映。《宋刑统》相关条文对“冒荣居官”所做的规定与唐律完全相同。尽管随着制度演变,冒荣居官法中的有些用语已不适用于宋朝的社会状况,比如,官制变化...
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当时工部尚书判大理寺窦仪等人奏请朝廷建议修订法律,得到朝廷同意后,由窦仪等人主持其事。并于同年七月完成,由太祖诏“付大理寺刻板摹印,颁行天下”,成为历史上首部刊印颁行的法典。全称《宋建隆重详定刑统》,简称《宋刑统》。内容简介 《宋刑统》的体例,仿照唐末的《大中...
汉语词典> 刑统 “刑法统类”的简称。中国某些封建王朝将本朝刑法汇编释义,谓“刑名之要,尽统于兹”,故名。最早的是唐宣宗大中(847—859)年间编的《大中刑法统类》,相沿至宋。现仅存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颁行的《宋刑统》(亦称《建隆刑统》),余均佚。
百度试题 题目刑统是什么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按照新的体例编纂的刑书。一般以刑律为主,将其他刑事性质的敕、令、格、式分载在律文各条之后,依律目分门别类地加以汇编。反馈 收藏
历史知识> 宋刑统 全称《重详定刑统》、《重定刑统》,简称《刑统》。宋重要法典。建隆三年(962),因《大周刑统》条目浩繁,且有法意不明之处,不便使用,命判大理寺窦仪及苏晓主持修订。乾德元年(963)成书。除以《大周刑统》为蓝本,加以修改补充外,还采有关刑制律文及格、令、宣敕、续降,另成《新编敕》...
《刑统》在具体编纂上,仍以传统的刑律为主,同时将有关敕、令、格、式和朝廷禁令、州县常科等条文,都分类编附于后,使其成为一部具有统括性和综合性的法典。《宋刑统》和《唐律疏议》相比,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两者的篇目、内容大体相同。《宋刑统》也是30卷,12篇,502条;二是《宋刑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