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利用水稻冷胁迫泛转录组数据,构建了冷胁迫下水稻基因的共表达网络,确认了OsCATC和Os03g0701200两个基因可作为增强水稻耐寒性工程改良的新候选基因,同时发现低温触发了水稻大规模AS事件响应,AS是水稻应对冷胁迫的重要调控机制。富含丝氨酸-精氨酸(SR)的蛋白质是一类重要的剪接因子,在多种非生物胁迫下促进可变...
植物寒冷逆境响应机制包括逆境识别、逆境反应、信号传递等过程。植物在遇到寒冷逆境时,首先要感知寒冷逆境信号。随后,逆境相关蛋白和信号传递通路启动,调控植物对寒冷逆境的适应和耐受性。在寒冷逆境的过程中,细胞膜被高度氧化影响,这可能破坏膜中的生物分子结构,激活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发生的一系列反应,并从外界收集信息,...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A mitochondrial pentatricopeptide repeat protein enhances cold tolerance by modulating mitochondrial superoxide in rice研究论文,揭示了OsPUS1-SOP10介导水稻冷胁迫响应的调控机制。该团队此前鉴定到一个水稻苗期低温敏感白化突变体osp...
近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团队在水稻冷胁迫响应调控机制上取得了新进展。该团队在此前构建的水稻突变体库中发现一个苗期冷敏感的突变体,并鉴定到是由于OSMOTIC STRESS/ABA-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6(OsSAPK6)的提前终止导致水稻冷敏感的表型,同时OsSAPK6的过表达材料表现出了苗期抗冷的表型。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黄巍教授团队在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在线发表题为Appropriate induction of TOC1 ensures optimal MYB44 expression in ABA signaling and stress response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拟南芥生物钟核心振荡器TOC1通过抑制MYB44基因调控ABA信号通路以及冷胁迫响应的机制。
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表明,甜橙的CBF1 直接调节ADC 的表达,并调节腐胺合成,以协调耐寒性。本研究的发现揭示了在冷胁迫下通过靶向ADC 基因对腐胺积累的转录调控。同时,本研究还阐明了CBF 介导的冷胁迫响应的新机制。原文链接:doi.org/10.1093/pcp/pca发布于 2021-09-05 23:12 ...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研团队研究发现植物在冷胁迫下诱导维生素C(抗坏血酸)生物合成以减轻寒冷对植物氧化损伤现象,揭示了猕猴桃通过合成维生素C响应冷胁迫的分子机制。日前,该研究成果以“猕猴桃bZIP转录因子AcePosF21诱导抗坏血酸生物合成以减轻冷胁迫的氧化损伤”为题在国际植物学期刊Plant Physiology刊登发表。
研究解析了转录因子SlWRKY50通过介导茉莉酸信号途径调控番茄低温响应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WRKY转录因子的潜在机制和植物低温响应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未来耐低温番茄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的基因靶点。 番茄是一种对冷害极为敏感的喜温蔬菜,如何增强番茄植株耐冷性对于冬春季番茄设施栽培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发现以...
该研究成果完善了人们对SUMO化上游调控机制的理解。图1. MdMYB2与MdSIZ1结合调控苹果花青苷积累和冷胁迫抗性的工作模型 山东农业大学李媛媛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山东农业大学青年教师姜翰和南京农业大学青年教师周李杰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该文章致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