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发起成立了天津市极致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极地未来),通过科学探险、公众参与和科学传播三个方面,与社会各界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我们通过“冰川记忆”项目推动冰芯的钻取和长期储存。目前,我们和云南大学田立德教授一起钻取了两根冰芯。近年来,我们以冰冻圈为突破口,借助新技术和新媒体开展了多项工作。推...
为响应首个“世界冰川日”这一全球倡议,北京科学中心小球大世界主题展教区于3月22日下午成功举办以“冰川记忆·未来行动”为主题的世界冰川日科普体验活动。本次活动融合了冰川科学知识、气候变化应对与生态保护理念,为青少年打造了一场独特的冰川守护之旅,激发起青少年保护冰川、参与低碳未来的实践行动。本次活动通过...
推动直升机在冰川科考中的使用,开发用于冰川观测的“看冰川”小程序和冰川样品采集的“采采”小程序,吸引更多人关注并保护冰冻圈。 抢救冰川记忆,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气候遗产,我们责无旁贷。 给冰川“盖被子”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王飞腾 ...
冰川记忆:中国珠峰科考六十年 一代代从事冰川科考的人攀登世界之巅,进入无人之境,却发现这里的冰川一直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记录着人类的活动;同时,人类的活动也正在一点点地抹除冰川里的记忆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5月23日,2023年珠峰科考登顶队员在冲顶 2023年5月和10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
一代代从事冰川科考的人攀登世界之巅,进入无人之境,却发现这里的冰川一直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记录着人类的活动;同时,人类的活动也正在一点点地抹除冰川里的记忆。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杨楠 发自兰州、日喀则 编辑/ 周建平 rwzkjpz@163.com ...
全民行动:95后开发者用AI守护“冰封记忆”兰州大学发起的“守护冰封瑰宝”科普大赛,收到1200余件作品,其中95后学生开发的“冰川之眼”AI监测系统,能通过卫星影像0.8秒识别冰川裂隙。Z世代的创造力正转化为保护力量:B站UP主“冰川侦探”用3D建模复原消逝的米堆冰川,获230万次观看;抖音#冰甲挑战赛吸引85万人...
近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举办期间,“冰川记忆:见证气候危机”主题边会在中国角成功举办。该边会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天津市极致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极地未来)共同组织。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态司副司长布鲁诺·波齐(Bruno Pozzi)出席并致辞。...
当地时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举办期间,“冰川记忆:见证气候危机”主题边会在中国角成功举办。该边会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天津市极致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极地未来)共同组织。中国气候变化...
据悉,本次活动以“展览+研讨”拉开序幕。《冰川记忆:消逝与永恒》摄影展展示了摄影家金平、王琦深入高原,用镜头记录的高原冰川风貌和生态环境,体现冰川的“过去”;《濒冰之恸》沉浸式艺术展从冰川崩裂的声效到滴水装置的逼真体验,全方位体现冰川的“现在”;《AI与冰川的生态对话》展示了AI创作的冰川“未来”...
抢救冰川记忆,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气候遗产,我们责无旁贷。 科考队员在西藏羌塘2号冰川钻取冰芯。张称心摄/光明图片 给冰川“盖被子”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 王飞腾 全球气候变化让山地冰川加速融化,给海平面、水资源和生态系统都带来了巨大影响。2023年冬天,我带领我的科...